今日五章送上!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李明远头也不抬地回答,手中的铅笔在纸上快速移动,"如果类比建筑,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摩天大楼,那这个就是平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但能满足我们当前的基本需求。!j+j·w\x¨c¨.,i¨n^f-o."老刘努力辨认着图纸上的符号和线条,但这些对他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这些都是...电路吗?看起来像迷宫一样。""某种程度上确实像迷宫,"李明远笑道,"电子在这些线路中流动,实现特定的功能。我们先从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开始,然后是基本的计算单元,最终目标是制造能真正进行数学运算的'芯片'。"老刘挠挠头,坦诚地说,"我在工厂干了三十年,但这些东西...还是看不懂啊。"李明远看着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图纸,心里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老刘,光刻机还要再调试至少还有不少时间,但我等不了了。"他突然推开椅子站起身,双眼闪烁着近乎疯狂的光芒。"啥意思?"老刘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不等光刻机,那怎么做芯片?"李明远一把抓过图纸,大步向门外走去:"跟我来,我有个疯狂的主意。"……凌晨三点,实验室里灯火通明。李明远围着一张简易工作台转来转去,上面摆满了各种奇怪的器材——放大镜、显微镜、紫外线灯、自制的机械臂,还有一堆化学药剂。"李总工,你这是要干啥?"实验室主任杨老头眼睛睁得溜圆,看着李明远在台子上摆弄那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玩意儿。"做集成电路。"李明远头也不抬,简短回答。"不是说要等光刻机吗?""等不了了。"李明远抬起头,眼睛通红,"我们必须证明概念可行,否则,后续的一切只是空中楼阁。"他招来十几名技术骨干,站在工作台前,表情严肃地扫视众人:"今天,我们要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不用光刻机,徒手制作集成电路。"实验室里一片寂静,紧接着爆发出一阵窃窃私语。"徒手?这可能吗?""电路线宽才多少?肉眼能看见吗?""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李明远拍了拍手:"安静!我知道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并非全无可能。光刻机只是工具,其本质是用光线在硅片上画出精确图案。我们可以用自制光刻胶、紫外线灯和精密机械手段来实现。"老刘犹豫地举手:"可是,精度怎么保证? ""肯定比不上专业光刻机,"李明远实话实说,"但我们不需要最先进的芯片,只需要证明这条路可行。我设计了一个极简版的逻辑电路,线宽放宽到50微米,理论上是可行的。""50微米?"电子专家小王挠头,"头发丝都有70微米粗,手工怎么可能画出比头发丝还细的线?"李明远拿起一块涂了黑漆的玻璃片:"这就是我们的掩模版。我用显微镜和精密机械臂在上面刻出了电路图案,光线通过这些图案照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就能形成我们要的图案。"他又拿起一个小瓶子:"这是我配制的光刻胶——主要成分是肉桂酸酯,对紫外线敏感。被光照射的部分会发生化学变化,然后我们用显影液洗去变化的部分,就能得到精确的图案。"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大多数人半信半疑,但李明远的自信和详尽的解释还是给了他们一丝希望。"开始吧!"李明远卷起袖子,亲自上阵。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实验室成了不夜城。李明远带头,亲自操作最精密的步骤。他的手因为连续工作而微微颤抖,但眼神专注得可怕,就像外科医生在做一场生死手术。他们先将高纯度硅片切割成小方块,抛光到镜面光滑,然后涂上一层均匀的光刻胶。李明远亲自操作紫外线灯,通过自制掩模版照射硅片,精确控制每一秒的曝光时间。"显影!"李明远小心翼翼地将曝光后的硅片浸入显影液,用镊子轻轻晃动,被紫外线照射的部分逐渐显现出来。"蚀刻!"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液体开始腐蚀未被光刻胶保护的硅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