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部分关键机关的制作。此后,阿福在大宁的建设中愈发活跃,不仅参与修复被战火损坏的建筑,还结合中原榫卯工艺和草原游牧特色,设计出能快速搭建和拆卸的防御工事,在应对北元骑兵的突袭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中原工匠合作中,阿福起初坚持草原传统工艺,与习惯复杂榫卯结构的中原工匠产生争执。但随着合作深入,他逐渐理解了中原工艺的精妙之处,尝试将两者结合。当看到改良后的工艺既稳固又便捷时,阿福对文化融合有了更深感悟,积极投入到建筑工艺的融合创新中,成长为大宁建筑领域的革新者,深受百姓敬重。萧烬羽关注着阿福的成长,在阿福迷茫时,以自己对不同文化融合的理解开导他,鼓励他大胆创新,为大宁的建设贡献更多智慧。
随着局势愈发紧张,大宁城弥漫着压抑的气息。萧烬羽加紧训练士兵,日夜巡查城防,丝毫不敢懈怠。他亲自示范骑兵的战术动作,将从王府卫队训练中学到的技巧传授给士兵,还时常与士兵们一同站岗巡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士兵们对他既敬重又爱戴。周小叨始终紧跟在萧烬羽身边,协助他管理卫队,训练士兵时,周小叨总是扯着嗓子喊口号,示范动作时一丝不苟,士兵们都对他的认真劲儿佩服不已。但萧烬羽每次训练都严格控制规模和时长,避免引起朝廷不必要的猜忌。
一日,斥候匆匆来报,北元一支骑兵朝着大宁方向疾驰而来。萧烬羽登上城墙,望着远处扬起的滚滚烟尘,恰似翻涌的墨云,滚滚而来,仿若灭世之潮,心中不禁一沉,预示着一场恶战即将降临。很快,只见北元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他们身着兽皮铠甲,在烈日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手中长刀挥舞,发出阵阵呐喊,那声音犹如沉闷而急促的战鼓,震得人心惊胆战。
萧烬羽迅速做出部署,他看向城墙上以中原建筑工艺打造、带有射箭孔和了望台的角楼,大声下令:“弓箭手登上角楼,列雁行之阵,利用角楼地势居高临下,瞄准敌军骑兵射击!切记,以攒射之法,结合草原骑射技巧,先射马再射人!但不可擅自出城追击,一切行动听我指挥,不可逾越防线。” 士兵们迅速行动,登上角楼,张弓搭箭。老兵张大胆,手臂肌肉紧绷,脸上写满了坚毅,眼神专注地盯着敌军,他凭借多年的射箭经验,精准地将箭矢射向敌人,每一箭都力求命中要害;新兵李二蛋,双手微微颤抖,脸上满是紧张,但在老兵的鼓舞下,也鼓足勇气,不断射出箭矢。北元骑兵虽然不断有人中箭落马,但他们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和凶悍的气势,依旧快速逼近。
此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萧烬羽心中一紧,意识到这天气变化可能对己方不利,他在心中快速思索应对之策,暗自祈祷着这场风雨不要打乱己方部署。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大喊:“稳住阵脚,听我指挥!各营保持方阵,不可慌乱!” 他指挥士兵点燃火把,火光照亮了城墙周边,让敌人的行动无所遁形。在这紧张时刻,他回想起王府中与谋士们探讨应对恶劣天气作战策略的场景,那些讨论为他此刻的指挥提供了思路。
然而,就在此时,军队内部因物资分配问题产生了矛盾。负责后勤的官员与前线士兵发生争执,前线士兵抱怨箭矢和盾牌供应不足,后勤官员则称物资储备有限,且运输艰难。萧烬羽得知后,立刻赶到现场,他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大敌当前,内部纷争乃大忌!我定会重新调配物资,确保前线所需,但此刻大家务必齐心抗敌!一切行动按规矩来,不可肆意妄为。”在他的威慑与安抚下,矛盾暂时平息,但萧烬羽深知,这只是表面的缓和,战后必须彻底解决物资管理与分配的隐患 。战后,萧烬羽与沈书瑶一同召集后勤与军事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物资管理条例,根据不同战事需求和资源储备,合理分配物资,并设立专门的物资监察岗位,确保分配公平透明,从制度上解决了这一潜在矛盾。
战斗打响前,萧烬羽找到沈书瑶,双手紧紧握住她的肩膀,内心满是担忧与不舍,但又努力表现出镇定:“此战凶险,你务必保重自己。等我归来。但无论战局如何,我都不会擅自行动,以免给朝廷落下把柄。”沈书瑶眼中含泪,却坚定地点头:“你也要平安,我等你凯旋。”说罢,她踮起脚尖,在萧烬羽脸颊上轻轻一吻,这一吻饱含深情与牵挂。
沈书瑶密切注视着战场,她那灵动的眼眸中透着冷静与睿智。她发现北元骑兵中有几个行动诡异之人,眼神中透着凶狠。凭借敏锐的直觉和过人的智谋,她猜测这些人可能是北元的精锐刺客,企图混入城中制造混乱。她迅速叫来周小叨,低声吩咐:“你带几个身手敏捷的士兵,在城内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