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卑职建议优先从附近卫所调配粮草,再组织民夫进行运输,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朱权看向萧烬羽,“萧指挥使,你意下如何?”
萧烬羽连忙说道:“王爷,卑职可以挑选几名得力的锦衣卫,以隐秘身份混入张将军的队伍。他们会在行动中保持低调,仅在关键时刻提供关键情报,行动全程通过特定暗号和暗语沟通,行动结束后也会迅速撤离,不留痕迹。”
幕僚中精通兵法的刘先生起身说道:“王爷,此次主动出击,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派小股部队在东边佯攻,吸引北元主力,而张将军则率领精锐从西边突袭粮草辎重。如此一来,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熟悉边疆事务的赵先生也起身说道:“王爷,北元军队擅长游击战术,我们可在沿途设下埋伏,以防他们逃窜。另外,与周边卫所联系时,可承诺战后给予一定的好处,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支援我们。”
朱权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终于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作战计划和后勤保障方案。
朱权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张泽,你立刻挑选精锐骑兵,做好准备,尤其要与朵颜三卫骑兵协同演练。萧指挥使,你也尽快挑选锦衣卫,协助张泽行动。刘先生、赵先生,后勤保障就劳烦二位多多费心,务必确保物资充足、运输顺畅。本王静候朝廷批复,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是,王爷!”众人领命而去。
朱权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着此次行动能够顺利。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大宁的存亡,更关乎明朝边境的安宁。而在朝廷那边,他的军事行动申请正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等待着朝廷的裁决,各方势力也在暗流涌动,密切关注着大宁的局势。
夜幕降临,大宁城内灯火通明。士兵们严阵以待,百姓们也在各自的家中,默默祈祷着。沈书瑶在王妃张氏的房间内,守了一天一夜,终于,张氏缓缓睁开了眼睛。
“王妃,您醒了!”沈书瑶惊喜地说道。
张氏看着沈书瑶,虚弱地说:“书瑶,我这是怎么了?”
沈书瑶松了一口气,微笑着说:“王妃,您积劳成疾,晕倒了。现在已经没事了,您好好休息。”
张氏想要起身,却被沈书瑶拦住,“王妃,您身体还很虚弱,千万不要乱动。”
张氏摇了摇头,焦急地说:“不行,我得起来。如今大宁局势危急,王爷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要去帮他。”
沈书瑶劝说道:“王妃,您现在的身体最重要。王爷已经去指挥战事了,我们在这里为他祈祷,等您身体好了,再去帮他也不迟。”
张氏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书瑶,辛苦你了。如今大宁危在旦夕,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帮助王爷度过这个难关。”
沈书瑶坚定地说:“王妃放心,我会的。您安心养病,王府和大宁的事务,我会和王爷一起处理好的。”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沈书瑶起身,走到门口,只见朱权走了进来。
“书瑶,王妃她怎么样了?”朱权问道。
沈书瑶微笑着说:“王爷,王妃已经醒了,只是身体还很虚弱。”
朱权走到床边,看着张氏,眼中满是关切,“王妃,你可算醒了。本王还以为……”
张氏看着朱权,说道:“王爷,我没事。如今大宁局势如何?”
朱权叹了口气,“北元残余势力来犯,城内又有奸细散布谣言,民心不稳。不过,本王已经派人加强城防,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还派人去与周边卫所联系,请求支援。另外,本王打算主动出击,偷袭北元的粮草辎重,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只是还在等朝廷批复,以及各部门的协同确认。”
张氏点了点头,“王爷,您的决策是对的。只是,此次主动出击,风险颇高,您一定要小心。朝廷那边,也要多留意各方的态度。”
朱权微微一笑,“王妃放心,本王自有分寸。此次主动出击,本王让张泽率领精锐骑兵,萧指挥使也会派锦衣卫协助他们,朵颜三卫骑兵作为先锋。相信他们定能完成任务,只要朝廷批复下来,各部门协调到位。”
张氏看着朱权,眼中满是信任,“王爷,我相信你。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朱权握住张氏的手,“王妃,你也要好好养病。等本王击退了北元大军,我们再一起为大宁的百姓谋福祉。”
沈书瑶看着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