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 第16章 爱与责任的分野,大宁劫后新生

第16章 爱与责任的分野,大宁劫后新生

不舍,但她也明白此刻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转身朝着后门跑去,裙摆随着她的动作飞扬,眼神中满是决绝。

然而,另一个黑衣人见状,立刻舍弃萧烬羽,朝着沈书瑶追去。萧烬羽心中大急,拼尽全力击退面前的两人,朝着追赶沈书瑶的黑衣人扑去。就在黑衣人即将抓住沈书瑶时,萧烬羽赶到,一刀刺中了黑衣人的后背,黑衣人惨叫一声倒地。

解决掉这个威胁后,萧烬羽和沈书瑶来不及休息,迅速逃离了小院。一路上,两人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还有其他埋伏。回到王府附近后,萧烬羽停下脚步。

“瑶瑶,你先回王府,我去查清楚这件事的幕后主使。记住,千万不要暴露我们的关系。”萧烬羽神色凝重地说道。他清楚,一旦自己和沈书瑶的关系曝光,不仅会影响沈书瑶,还会让朱权和大宁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从政治层面来说,朱元璋对朝廷纲纪和政治稳定极为看重,藩王侧妃与锦衣卫指挥使有恋情,这无疑是严重破坏皇家威严和朝廷秩序的行为。藩王与锦衣卫之间微妙的制衡关系被打破,朱元璋必定会担忧这背后是否存在勾结谋反的可能,哪怕毫无事实依据,也会为了政权稳固严惩他们,以震慑朝中其他势力。从个人命运层面,沈书瑶将面临通奸、背叛藩王等罪名,遭受牢狱之灾甚至被赐死,她的家族也会被牵连,面临抄家灭族的厄运;自己身为锦衣卫,知法犯法,会被朱元璋视为背叛,官职不保,遭受残酷刑罚,家族也会蒙羞。从各方势力平衡角度,支持朱权的势力会为保自身利益撇清关系,与王康有牵连的势力会趁机落井下石,其他藩王也会因兔死狐悲而对朝廷产生不满和反抗情绪,让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激化,稳定的政治格局陷入混乱。

沈书瑶眼中满是担忧:“阿羽,你一定要小心,我等你回来。”说罢,转身匆匆走进王府,每一步都带着对萧烬羽的牵挂,脚步略显沉重。

此后,萧烬羽每次想要与沈书瑶联系,都强忍着冲动。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悄悄来到王府附近,希望能远远看沈书瑶一眼。可刚到王府外墙,就看到朱元璋派来的特使进入王府,他心中一紧,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想起之前分析的种种后果,那些可怕的场景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沈书瑶同样煎熬,她好几次拿出萧烬羽之前偷偷给她的信物,想要不顾一切去见他。但每次想到家族、朱权和大宁,想到一旦被发现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她只能将信物紧紧攥在手中,默默流泪。

随着对王康调查的深入,萧烬羽发现王康的势力盘根错节,与朝中多位高官相互勾结。每获取一份关键证据,他都意识到自己和沈书瑶的处境愈发危险。有一次,他拿到了王康与海外势力勾结的信件,这一证据足以扳倒王康,但也让他明白,王康若是狗急跳墙,很可能会揭露他和沈书瑶的关系来报复。

在这样的压力下,萧烬羽和沈书瑶彻底断了私会的念头。他们将彼此的感情深埋心底,全身心投入到应对危机之中。沈书瑶更加用心地协助朱权处理政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细腻心思,多次帮助朱权化解陈垣的质疑。萧烬羽则全力调查王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每次看到与沈书瑶相关的事物,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也只是短暂失神后,立刻投入工作。

终于,朱权和萧烬羽找到了王康与不法商人勾结,妄图垄断大宁贸易的铁证。他们将证据呈交给陈垣,陈垣看到证据后,脸色阴沉:“没想到王康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做出这等事。”他决定立刻返回应天,向朱元璋如实禀报。

朱元璋收到陈垣的密奏后,并未立刻表态。他先是暗中派遣了心腹大臣徐辉祖,秘密调查王康的党羽分布和势力范围,同时传召几位朝中元老到便殿商议。

元老们到齐后,朱元璋神色冷峻,将陈垣的密奏递给众人传阅,随后开口道:“王康之事,诸位有何看法?”

资历最深的李善长率先发言:“陛下,王康身为朝廷命官,竟做出这等不法之事,理当严惩,以正国法。”朱元璋听后微微皱眉,心想李善长虽言之有理,但处理藩王与官员之间的纠葛,远非如此简单,贸然严惩,恐引发藩王不安。

然而,与李善长向来政见不合的刘伯温却有不同看法:“陛下,王康固然有罪,但此时严惩,恐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宁局势刚刚稳定,若是处理不当,引发藩王与朝廷之间的猜疑,恐生大乱。”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在刘伯温脸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量,刘伯温所言也不无道理,大宁关乎边疆安稳,不可因小失大。

汤和抱拳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