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 > 二百七十章再见陶金

二百七十章再见陶金

为了赶在大雪到来之前到达桂林府,宋应知花了三天时间把手上的工作交接清楚。+微^趣+小~说- ?最`新-章+节*更/新*快*

第四天一早,城门一开,两匹枣红马一前一后快速离城而去。

直至两名身影彻底消失在南阳,百姓们才相继得知,他们的知府大人已被调任至广西。

从南阳府一路南下到桂林府,途经襄阳、潭州、鹤州等地。

半个月后,宋应知望着这座熟悉的城池,心中无限回忆。

“宴庄,咱们在鹤州停留些时日,本官去见见故人。”

宴庄牵着缰绳,抬头看了一眼鹤州府城,面上无一丝情绪。

“大人看着办。”

一别十几年,当年在鹤州求学的光景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幕幕放映。

也不知道梁夫子他们在府城可还好。

这些年自己一直忙忙碌碌,除了逢年过节托人送些礼物回来,再无任何联系。

从西城门入城,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钱家字画铺。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当年在鹤州只手遮天的钱家,如今已然没了任何踪迹,字画铺虽然还是字画铺,但里面不会再有钱叔。

“大人,不进去吗?”望着宋应知站在字画铺门前看了许久也不曾进去,宴庄没忍住问道。¨h¨u_a,n_x*i~a*n-g.j·i+.~n+e¨t¨

“不去了。”宋应知微微摇头,转身朝梁举人家走去。

里面的人已经不在,进去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从城西过来,两人很快到了梁举人的故居,宴庄先行一步,抱着剑上前敲门。

没多久,陈旧的大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来人不是宋应知记忆中的杨老头,而是一个年轻的小厮。

见两人衣着打扮非寻常人,小厮赶紧问道:

“两位老爷可是找谁?”

“我们找梁举人,麻烦小哥前去通报一声,就说学生宋应知前来拜访。”

一听是梁举人的学生,小厮瞬间面露恭敬之色。

“原来是梁老先生的学生,只是这位老爷来得晚了些……梁老先生已过世多年,小的是顾府的家丁,平日里负责在这里看管屋子,以免沾了灰尘。”

“……”

宋应知猛然顿住,“过世了?什么时候的事?”

“得有七八年了,梁老先生想安静些走,不让我们老爷告知其他学生……”

原来已经有七八年了吗?宋应知怅然,那时候他远在巴里,即便是知道了,也赶不回来。

“老爷可要进来坐会儿?”

见宋应知一脸失意,家丁小心翼翼问道。,第¢一·看_书¨网, _更_新!最·快^

宋应知并未回话,良久,才微微动唇:“顾师兄现在住哪?”

“谓西县郊外的顾家庄上。”

谓西县?

宋应知顿了顿,才道:“多谢小哥。”

在鹤州这么多年,没想到除了私塾,他宋应知竟然再找不到地方可去?

宋应知不由苦笑,“宴庄,走吧,咱们去城南。”

两人转身,很快往宋童生家方向去。然而得知的结果更是令人咋舌。

“你们找宋童生一家?他们一家早搬家了,至于去了哪,我也不知道。”

开门的是一位胖大娘,见宋应知生得好,她不禁上下打量宋应知,心里一个劲得琢磨这是城里哪家的。

“多谢大娘。”

心中烦闷,宋应知无心在乎大娘的神色,他默默转身,朝着城门方向走去。

接二连三都没见到想见的人,宋应知别提多郁闷。

“走吧,回临芳县。”

“不是去谓西吗?”宴庄有些疑惑。

“都到了家门口了,总该回去看看。”

虽然族人几乎都搬去了巴里县,但他在临芳县还有染庄与纺织厂。

这些年虽然一直没回来过,但陶金一直都把自己的那份银子寄给自己。

如今难得回来,自然要是去见一见陶金的。

赫然听到宋应知前来拜访,陶金还以为自己夫人又在开玩笑。

可真到了厅堂时,看着一脸沉着稳重的宋应知,陶金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你小子!还知道回来!”尽管孩子都快要到了娶亲的年纪,陶金看见宋应知,还是像从前一样,一巴掌拍在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