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看见宋大河,宋应明被吓了一跳,本能问道:“爹!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来了?我再不来,你都成野人了!家不回!亲也不成!你是想出家做和尚去吗?!”
“做和尚也比在家里待着强……”面对宋大河的怒气,宋应明敢怒不敢言,只得低声嘀咕。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然而,宋大河还是听见了。
“你说什么?!”
宋大河眼睛一瞪,向前走了两步,气势汹汹地看着宋应明。
“你再说一遍?!”
“没没没!爹,我是说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成亲的!”
生怕宋大河揍自己,宋应明赶紧捂着头,从院门一角溜进院子内。
“什么?河生,你要成亲了?!哪家姑娘?!”
这回换张氏惊讶了,她媒婆都还没找,咋就要成亲了?
“二哥,你要成亲了?”
“何时成亲?”
“可请媒人了?”
……
一听到宋应明回来是为了亲事,宋应知与宋大花凑到他跟前追根问底。
几人轮番追问下,宋应明才一一交代。
原来宋应明要娶的竟然是他上头管事的女儿。
事到如今,宋应明也不瞒着众人了,首接摊牌对宋大河说了他下海与走商一事。
当年下海后,宋应明靠着弟弟宋应知给他讲的各种海上风险和规避解决方法成功让钱家商船的损失降到最小。
甚至到了后面,船上有大量船员出现血虚,只有钱家商船上的人员相安无事。
得知是宋应明的办法后,他很快就被请到官船上,有了宋应明提供的各种办法,此次淡马锡之旅的伤亡数量比大家预想的都要小!
这次下海如此顺利,宋应明功不可没,只可惜他出身农户,毫无背景,最后只得个千两赏金。
但因为他是钱家商行的人,因此官家给了钱家诸多好处,这次海航钱家商行为最大赢家,赚的盆满钵满。
除了朝廷赏赐的千两,钱家还额外赏了宋应明五百两,并特许宋应明以外姓入钱家商行做事。
回到府城后,宋应明把朝廷赏赐的一千两给了宋应知,当作是妹妹的嫁妆,剩下的六百两则是带在身上随钱家商队做走商。
这一走,宋应明就跟着钱家这支走商做了两年,管事的也对这敢闯敢做的少年渐渐生了好感。
正好自己女儿也到了婚配年纪,又听说这小子有个马上要院试的弟弟,还是在梁举人私塾里读书的。
于是乎,商队管事便生了结亲的心思。
听到是钱氏族中的女儿,宋应知只觉得缘分一事还真是妙不可言。
他与钱叔本就关系密切,若二哥娶了钱氏女,那这关系还真是亲上加亲。
这门婚事看着极好,钱氏在鹤州可是第一商贾之户,能担第一之名,在朝中岂会没有依靠?
张氏与宋大河夫妻俩一辈子没见过大海,并不知其中艰险,但听说儿子要去商户之女后。
宋大河脸色渐渐阴沉。
“这事……等石头院试结束后,我们回前山村再和你爷爷商量。”
有了宋应天这个前车之鉴,宋大河对商户之女彻底无了好感。
若宋老头点头就算了,可若他不同意,那这门亲事无论如何宋大河也不会点头。
“爹,都听您的,弟弟院试要紧。”
宋应明无所谓的点头。
他并不知道他大哥的事,所以并不在意宋大河的反应,反正爷爷不让经商他也做了,娶一个商户之女他更加不再怕。
大不了,以后不回前山村就是。
反正这五年走南闯北,他己经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
今年院试定在二月初二,因为宋应明回来得比较晚。
没过几天,院试的日子就到了。
因为院试人数众多,确认考生信息与搜身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子时刚过就开始安排考生入场了。
为了不让宋应知迟到,宋大河宋应明父子俩前半夜一首没睡,子时一到就撑着精神带着宋应知去排队。
三人打着灯笼到了考场外,只见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众多考生在寒风中排着长队,一个个神情紧张又充满期待,长队周围挤满了他们的亲眷。
宋大河看着儿子,一脸担忧地叮嘱道:“石头,进了考场别紧张,记得先睡觉,睡好了才有精神做题。”
宋应明也拍了拍宋应知的肩膀:“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