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秦梦长歌 > 第2章 初临战国

第2章 初临战国

与不甘。女子面容绝美,仿若天仙下凡,肌肤白皙胜雪,身材婀娜多姿,她的大腿侧有一颗黑痣,在那如雪的肌肤上显得格外醒目,如此鲜活美好的生命却惨遭这般厄运,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刘璃望着女子的惨状,不禁轻叹一声,眼中满是悲悯之色,她缓缓蹲下身子,拾起地上的衣物,轻柔地为女子整理好衣裙。确认女子已无生机后,刘璃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找来干柴草在山洞中将其尸体火化后埋葬好,并在一旁的石壁上做了记号。

“你不要怪我,不是我不想出来救你,我刚到这里,不了解你们这个世界,所以不敢冒险出来制止他的恶行,这算是我对不起你,你放心,日后我一定为你报仇雪恨。”刘璃跪下给女子叩了三个响头,起身离开了山洞。

下山的途中,刘璃还不忘抹去刚才拖救生舱时沿途留下的痕迹。在离山洞不远处的小路上,刘璃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包袱。包袱里仅有凌乱的衣裙和一封信。衣裙被翻得杂乱无章,显然是刚才那歹人所为,不难推断这应是受害女子之物。刘璃从包袱的衣裙中挑了一套素色的衣袍换上,她一边整理着衣衫,一边心中暗自思忖,既然命运将自己带到此处,总要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好好了解一下当下的情况。于是,她又重新回到山洞中,把自己的工作服藏好,深吸一口气,走出山洞,朝着那座小村落大步走去。

此时正值黄昏,天边的夕阳把整个村落映成了金黄色。村民们家家户户正在收拾晒在屋前的庄稼,准备晚饭,几个孩童在屋前嬉戏打闹,甚是欢乐。刘璃披散着长发,背着包袱,大踏步向村庄走去。

村庄里的村民们都质朴善良、热情好客,见刘璃前来,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但眼神却透着和蔼的老者连忙迎了上来,满脸堆笑的跟刘璃说了一几句话,但因为有乡音,刘璃听了好一会才弄懂,老人笑着说道:“姑娘,看你神色疲惫,可是赶路累了?快,到我家里歇歇脚。”说话间,还热情地一个劲将刘璃往自家屋里引。

其他村民也纷纷围拢过来,纷纷议论,眼神中满是好奇与关切。只见一位年轻的妇人笑着对刘璃说:“姑娘,你这模样生得可真俊,是从哪里来的呀?”同样,刘璃也是反复询问后才听懂。

刘璃微微欠身,礼貌地回答道:“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途中遭遇了歹人,好不容易逃命到此,见天色渐晚,想在此借宿一宵,不知哪位好人能行个方便。”众人听闻,摇头晃脑,似乎不太明白刘璃说什么,终是那老者听明白了。

老者理了理那花白的山羊胡子,笑道:“姑娘说笑了,姑娘若不嫌弃,今晚就到老朽家中留宿可好?”刘璃连忙点头道谢。

途中,老者很努力地向刘璃自我介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刘璃终于明白,老者姓鲁,今年六十有七了,村里人都尊敬的称他为鲁公。在战国时代,能活这个岁数是非常稀有的了。鲁公家中还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四个孙子,两个孙女。

到了鲁公家中,桌上很快摆满了食物。为什么说是食物不说是饭菜?因为刘璃根本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算是菜,又或者是什么菜,饭更是没有。桌上摆着的几盆食物中,刘璃只认得芋头,其他的都是不知名的叶菜,好像是山中的杂草一般。没有任何的油,就是用水煮熟了,在刘璃的时代,估计喂猪都不吃。但是刘璃知道,在这个时代,这就是普通老百姓每天的食粮。即使食物难以下咽,但刘璃还是勉强吃了些,因为她知道不吃就没得吃了。

席间,鲁公歉意的说:“姑娘,真的很抱歉,咱们家境贫寒,只有这些杂粮野菜,还请姑娘勿要嫌弃。”鲁公的原话肯定不是这样的,这是刘璃能明白到的意思,用现代话语翻译出来的。

“老人家言重了,能有口吃的,我已经非常感谢,怎敢嫌弃?”刘璃知道,这些粗劣的杂粮野菜,说不定就是他们几天的食物,她怎敢说嫌弃?她参加野战任务时,蛆虫都吃过,这些已经很丰盛了。刘璃向鲁公一家表示感谢,并大口大口的嚼着手中的芋头,装出一副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对了,老人家,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哪个国境,当今大王又是谁。”

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一边大口嚼着芋头,一边说道:“咱这村子,是赵国都城邯郸城外的一个小村庄,我们都是替邯郸城的地主们种地的老百姓,平日里,虽说日子过得艰苦,但也还算安稳。当今大王是孝成王,现在是孝成十五年。”这是鲁公的大儿子。

看来外面那一大片的稻田并不是他们的,而是地主们的。天天种着大米却吃不上大米饭,真是讽刺!刘璃心中不禁感叹。无论何时何地,贫富悬殊依然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