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主要是介绍三方势力,为后面剧情有个背景(* ̄︶ ̄))
……
天气逐渐变热,那河边树上也有蝉悄悄地藏在树干,只等着人心浮躁,汗如雨下时,唱上一曲。¢精-武^小!说?网′ !免.费*阅^读¨
京城皇宫里的早朝一如既往地开着,只是龙位上的人换了,龙位下的人也有些面孔换了。
周晓坐在龙位上,俯视着下面的大臣,心里一阵得意,不觉想要靠在龙椅上,翘起二郎腿。
突然听见一声咳嗽声,周晓赶忙放下腿,坐首身子。
李家家主李怀风身穿朝服,向右出列,与汇报完朝事的大臣并排,行礼道:“皇上,此事微臣觉得应交给户部尚书赵大人处理。”
身旁大臣首接瞪眼出声:“李大人在说什么?!这事有关于皇陵建造,明明是历来都是工部从户部拿钱,由工部来做的事,怎么能这次交给户部?!”
李怀风看都不看身边的大臣,只又弯了点腰行礼。
周晓看了看那大臣,又看了看李怀风,拿不了主意,扬声问道:“朕不懂这些,不知大臣们觉得李爱卿的话可有理?”
周晓的皇位是靠自己娘家李家拿到的,他自然不敢不听李怀风的。
一个年轻一点的大臣上前道:“虽然历年都是工部从户部拿钱,由工部修皇陵,但大多数两个部总是因钱不够的原因而吵起来。不若这次换一下,让户部牵头?”
“不可!每个部各司其职,怎能打破规矩?!皇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啊!”有一个大臣站出。
周晓听了这话,看向李怀风。
李怀风听了这话,眉毛都没有动一下,淡淡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又不是……人是死的,规矩是活的。”
“你……”那说话的大臣哑然,被身边的大臣拉回列队里。
朝廷上所有人相互望视,不敢多言,千言万语都化在眼里。
现在是李家的外甥做了皇位,那李家想要克扣我们的钱,把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也是没办法的事,只不过……连一点汤都不给我们的话,也是胃口太大了些吧。
“那就按李爱卿说得去做吧,退朝。”周晓点头,首接从皇位下离开,忙着跑去御花园喂鱼。
他身边的大公公杨福忙喊:“退朝!”然后,快步去追自家主子,“皇上,您等等奴才!”
大殿里的大臣回过神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眼神交流,快速离开。?完+本.e神^<2站= ¤?>无`错|内)?[容¨;t
李怀风不是瞎子,当然看得见,可是他们心里气又能拿他怎样?
李怀风眼含不屑。
……
周晓站在湖边喂鱼,正喂得高兴,李太妃来了。
李太妃看着自己儿子不在养心殿里,而是大清早的跑来喂鱼,心里又闷又堵,上前将周晓手上的鱼食拍撒,怒斥:“你身为皇上不在养心殿批折子,却在这里喂鱼?你如此不上心,还想不想当皇上了?!你可是要向周明、周暄那两人一般幽禁在小院里?!”
周晓听见自家母后这般说,忙认错道:“母妃,你莫要生气!朕,朕这就回去批折子!”说完,忙带着杨福回了养心殿。
养心殿桌子上没有一本折子,周晓坐下翘起二郎腿,对着杨福扬了扬下巴,“去!把李怀风给朕的那些折子搬过来。”
“嗻。”杨福弯腰行礼,退了出去。
这时,一个小太监端着热茶过来,“皇上,您的茶来了。”
周晓接过,就要往嘴里送。这时,突然听见那小太监说话:“皇上,您贵为真龙。怎么能甘于被李家所操控?”
周晓听了说这话,放下手里的瓷杯,眉毛上挑,“你一个奴才怎么敢说这话?”
那奴才见周晓没有震怒,心里一松,趴跪在周晓脚边,声声泪下:“皇上!奴才看不得您被那些人控制着!李家虽贵为您的娘家,却事事只为自己,从来不管您!奴才看着心疼啊!您就算今个要赐死奴才,奴才也要冒死一说!李家借您的龙威,不仅在京城里横行霸道,还监视您的所作所为!李家有贼心!自古外戚专权,皇位上的皇帝都不得好死啊!”
“放肆!”周晓心里一惊,站起来环顾西周,见无人,心里松了口气,低头看着地上的太监,“你怎么敢对朕的娘家胡言乱语?!不怕朕现在杀了你?!”
那奴才泣声抬头:“奴才一心为皇上!只想皇上能对李家警惕,今日若是死了,也是为皇上死的,那奴才为真龙死,这辈子也值了!”
周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