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啊,小姑娘说她只看到了影子,影子和动作是不加任何情感状态的,只有人的大脑将它们加工之后,才会赋予其意义,而大脑在加工过程中会受到个人情绪的主导。本文搜:大神看书 dashenks.com 免费阅读”
担心萧景川听不懂,沈明玉首接解释:
“班里人对聂峰的评价不算好,我猜,应该有不少人在他那里碰过壁,很大可能是为了他爸的身份想要巴结他。”
“像刚才的小姑娘,她胆子很小还很害羞,怎么会缠着一个男同学想要和他做朋友?唯一的原因就是,有人让她这么做的,从她那么听她妈的话不难看出是谁的主意。”
“胆小的姑娘都会这么做,何况其他胆子大点的孩子,可惜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聂峰和别人的不同,导致热脸贴了冷屁股,心里怎么会不气?”
别觉得这会的人没有青春期,什么时代都是有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要面子的时候,被聂峰那么忽视,他们会觉得聂峰清高看不起人。实则聂峰根本没有感知到他们那些行为的意义,不明白他们的行为到底是想干什么。
这种认知冲突导致两方关系并不好。
同样处于群体中的小姑娘有意无意地接收到了这种信息,所以看到聂峰和王小霞‘起冲突’的影子,就会觉得他们是在打架。
“一般碰到这种情况,像我们学心理学的人,会去描述当时看到的影子状态,大部分人却会首接给出结论,比如他们在打架、他们在争吵、他们在偷情......殊不知稍微借位一下,就能表现出这样的状态。”
“这种描述没有对错,因为描述的人自己也意识不到这种情况。”
甚至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男女感情里。
比如光环效应。
有人第一面给了你非常好的印象,你就会以偏概全觉得这人哪哪都好,为什么明星需要人设包装?为什么相亲第一面要好好打扮?这就是原因。
当然,自己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个小技巧很有用,但如果别有用心的人这么接近你,会很可怕。
还比如恋爱脑。
你真的是喜欢这个人吗?
不见得,你只不过是把对方做的一个小行为做了无限的夸大。
对方可能随手把自己吃不完的东西丢给了流浪猫狗,恋爱脑会觉得‘啊啊啊ta真的好善良好温柔好有爱心!!!’,实则对方只是懒得找垃圾桶罢了。
这些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人的大脑在加工对方行为的时候,用自己的主观情绪压制住了对方的客观行为......
总之一句话:少点脑补,多补点脑!
而面前的恋爱脑·脑补帝·萧景川听明白了,他若有所思。
“媳妇,我记得你刚才问那个小姑娘对聂峰的看法,她表面说的是聂峰挺可怜,但我好像看到她撇了一下嘴,所以她对聂峰其实是讨厌的?”
“结合你上面说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排除掉她说两人打架的结论,单看她描述的场景去分析?”
沈明玉瞥了他一眼,发现这人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反而看别人看的还挺清楚。
罢了,他多点脑补,她能多点幸福。
所以,沈明玉默默竖起大拇指,眼里都是对他的赞赏。
“萧同志,你这学习能力很厉害,分析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是个好苗子。”
被媳妇夸了,萧景川骄傲地挺起背,“都是我媳妇教得好,我这不是整天在你的熏陶下这才有这么大的进步嘛。”
两人说笑完,沈明玉提到最终问题——
“所以,到底是什么情况,会让人误以为聂峰和王小霞打架了呢?还是他们真的打架了?”
......
带着这个问题,沈明玉第二天去见了聂峰,这还是她第一次正式和聂峰面对面的对话。
嗯,开始是单方面的对话。
还是熟悉的房间,聂峰撞了两天墙成功把自己撞晕之后,再次醒过来没了其他动作,就呆呆地坐在床边,也不说话。
沈明玉进来的时候,他还是那个样子在发呆,沈明玉自我介绍。
“聂峰你好,我是局里的顾问沈明玉,专门来调查关于你的老师王小霞被杀的事儿。”
她故意提到王小霞,注意力放在聂峰身上,发现他的动作表情都没变,但是放在床上的食指却动了一下。
有反应就好,沈明玉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紧紧地盯着他。
如果是常人面对这样的目光会有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