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幕中这一画面的出现。免费看书搜索: 阅读地 yuedudi.com
各个位面的大臣都是垂首不语,心中却是惊诧万分。
天幕中的这一位皇帝,一首都以仁德宽厚为名,以仁厚治天下,以德行治平民心,但此刻却是判若两人。
杀伐果断,而且出手之时毫不留情。
而且看着天幕中的朱允熥正在擦拭剑锋,铜镜里映出的半张脸竟与当年奉天殿上挥剑斩案的太祖有着七分神似。
不过却又有着一丝的不同。
太祖朱元璋的怒是雷霆万钧,触之即死,而朱允熥却是别样的冰冷,让人不寒而栗。
这位,怕将来也是个不好伺候的。
而且比起这个,更让众人感到震惊的,是他的铁面无私。
正如天幕中的蒋瓛所想,湖广之事可大可小,小则李明月,大则淮西勋贵。
而众臣的心思其实是和蒋瓛一样的,想着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此案止步于此。
这想法倒不是众臣出于私心,而是实打实的为了大局考虑。
毕竟淮西勋贵哪个不是和朱允熥沾亲带故的?
一旦朱允熥将屠刀对准淮西勋贵,那势必会沾上杀亲之血,有损朱允熥的仁慈之名不说,更是有可能威胁到朱允熥的兵权统治。
甚至再往严重里说,重演当年太祖朱元璋时的‘蓝玉案’也不是没有可能。
... ...
崇祯位面——
崇祯猛地推开乾清宫的雕花窗,二月寒风裹着细雪灌进来,吹散了案头堆积如山的告急文书。他死死盯着天幕中朱允熥擦拭剑锋的身影,指甲在窗棂上抠出五道白痕——那柄斩向淮西勋贵的剑,此刻正倒映着他枯槁的面容。
崇祯突然剧烈咳嗽,帕子上洇开暗红斑块:“咳咳...好!杀得好!”
他踉跄着抓起《皇明祖训》,泛黄的书页在风中哗哗翻动,“若朕有这般魄力,何至于...”
话音戛然而止,指尖正停在太祖"重典治贪"的朱批上,墨迹如血。
铜镜里忽然闪过周皇后昨夜送参汤时的泪眼,她说"陛下又瘦了"。
崇祯猛地将铜镜扫落在地,镜面裂成蛛网,每一片都映着他猩红的眼——
陕西饥民易子而食的奏报、袁崇焕凌迟时的百姓啖肉、陈新甲泄密案的血书...这些碎片扎进瞳孔,疼得他蜷缩在龙椅上发抖。
看着崇祯的样子,王承恩赶忙捧来貂裘,披在崇祯的身上:“皇爷保重龙体,闯贼不过才有了苗头...”
王承恩的话还没有说完,崇祯便是突然暴起,抓起砚台砸向辽东地图:“保重?拿什么保重!”
墨汁在"锦州"二字上晕开,像极了松山溃败时染黑大凌河的血。
“你看看!”他指着天幕喊道,“当年太祖之时,大明尚且有百万之军,当年成祖迁都,京营尚有西十万精锐!”
“如今呢?吃空饷的蛀虫比守城的兵还多!”
寒风卷起张献忠"大西王"的檄文,飘到《勋贵录》傅友德那页。
崇祯忽然神经质地笑起来,扯开衣襟露出嶙峋肋骨:“朕的国库,还不如李自成抢个县城的缴获!而他们——”
他踹翻紫檀架,成箱的地契倾泻而出,“英国公张家占田二十万亩!成国公朱家存粮够吃十年!却跟朕说京营缺饷!”
作为皇帝,崇祯本不应该如此失态。
但是看着天幕,一想起大明的这些勋贵,还有这些勋贵所干的肮脏之事,再加上记忆中那些无能为力的义愤填膺在作怪,让崇祯是格外的愤怒。
这一刻,他特别理解朱允熥的心情,勋贵自大明之初而设,享受着昔日祖上的荣光,享受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大明朝无数百姓遥不可及的地位和权力。
但他们不想着如何为国效忠也就罢了,而且反倒成了大明的蛀虫,成了祸害百姓的一份子。
给这朗朗乾坤,添了多少黑暗?
听着崇祯的话,王承恩抱住崇祯的腿哭喊:“皇爷!皇爷息怒啊!”
崇祯颓然跌坐,恍惚间竟闻到湖广稻花香。
他想起上月私访京郊,看见饥民把观音土捏成馒头模样,有个女童临死前还攥着半片树皮,上面刻着"崇祯十五年腊月初八"。
想到这,崇祯忽然平静了下来,缓缓站起身,眼中寒光闪烁,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
他走到案前,抓起朱笔,在宣纸上重重写下“杀”字,笔锋凌厉如刀,墨迹未干便己透出森森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