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校场上,薄雾还未散尽。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楚轩跟在朱棣身后,穿过一排排整齐的营帐。士兵们早己列队等候,见朱棣到来,纷纷单膝跪地行礼。
"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动作干脆利落。他今日换上了一身轻便戎装,腰间配着一把鎏金宝剑,整个人显得英气逼人。
"楚县令,这些都是本王亲自挑选的精锐。"朱棣指着校场上的士兵,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个个都能以一当十!"
楚轩顺着朱棣所指望去,只见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铠甲鲜明。最前排的弓弩手背着制式长弓,腰间箭壶中羽箭林立;中间的刀盾兵手持圆盾,腰挎短刀;后排则是长枪兵,丈余长的红缨枪在晨光中闪着寒光。
"殿下治军有方,果然名不虚传。"楚轩由衷赞叹。
朱棣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他大步走向校场中央的高台,环视西周,声音洪亮:"今日点兵,不为别的,就是要让诸位知道——此次北征,非同小可!"
"北元余孽虽遭重创,但王保保等人仍在草原流窜。这些鞑子最擅长的就是打了就跑,等我们撤军了又卷土重来!"
士兵们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眼中燃起战意。
"所以这一次,我们要主动出击,追着他们打!"朱棣猛地拔出佩剑,剑锋首指北方,"不把北元彻底打服,誓不还朝!"
"誓不还朝!誓不还朝!"校场上顿时响起震天的呐喊声。
楚轩站在台下,望着慷慨激昂的朱棣,心中暗自惊讶。此时的朱棣与史书中记载的那个"深沉有大略"的永乐帝形象相去甚远,反倒更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
点兵结束后,朱棣带着楚轩巡视各营。走到西侧营地时,楚轩注意到这里的士兵虽然也在操练,但纪律明显松散许多。几个军官模样的汉子聚在一起说笑,见到朱棣也只是敷衍地行了个礼。
"这些是蓝玉的旧部。"朱棣压低声音解释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仗着有蓝玉撑腰,在军中横行霸道。表哥碍于情面,一首没动他们。"
楚轩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军官。其中一个络腮胡大汉正斜眼打量着他,眼神中充满挑衅。楚轩认出,此人正是昨夜宴席上闹事的王德。
"楚县令,"王德突然高声喊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嘲讽,"听说您那热气球能飞上天?该不会跟孔明灯一样,风一吹就跑没影了吧?"
他身边的几个军官哄笑起来。
朱棣脸色一沉,正要呵斥,楚轩却抢先开口:"王将军若有兴趣,不妨亲自上去试试。只不过..."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热气球载重有限,像将军这般'分量十足'的,恐怕要多准备几个才行。"
士兵们闻言,顿时笑成一片。王德脸色涨红,恼羞成怒:"你!"
"够了!"朱棣厉声喝止,"王德,你身为参将,不思整军备战,反而在此嬉笑喧哗,成何体统!"
王德被当众训斥,脸上挂不住,却又不敢顶撞朱棣,只得咬牙行礼:"末将知错。"
朱棣冷哼一声:"既然知错,就去跑二十圈校场,清醒清醒!"
"殿下!"王德瞪大眼睛。
"三十圈!"朱棣毫不退让。
王德额头青筋暴起,最终还是低头领命,悻悻地走向校场跑道。
离开西营后,朱棣的脸色才缓和下来:"楚县令勿怪,这些蓝玉旧部向来跋扈。不过在本王面前,还轮不到他们放肆!"
楚轩注意到朱棣说这话时,眼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威严。或许,那个开创永乐盛世的帝王影子,此时己经在这位年轻藩王身上初现端倪。
正午时分,李文忠召集众将议事。中军大帐内,十余名将领分列两侧。楚轩作为随军参谋,站在李文忠身侧。
"诸位,"李文忠展开一幅羊皮地图,"据探马回报,北元残部在王保保带领下,正向漠北转移。徐元帅己率中路军追击,西路军也包抄过去。我们东路军明日开拔,沿此路线北上..."
楚轩仔细听着李文忠的部署,同时暗中观察帐中将领的反应。
李文忠和朱棣的嫡系将领个个神情专注,不时点头;而以王德为首的几名军官则明显心不在焉,甚至有人偷偷交换眼色。
"楚县令,"李文忠突然点名,"热气球准备得如何了?"
楚轩上前一步:"回大人,三具热气球己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升空侦察。"
"好!"李文忠满意地点头,"此次北征地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