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响力,低估了秦彩霞的心
随后,张明在检查完实验室的一切正常后,又赶往冶金部门。他需要与书记赵立新、李晓燕和刘光辉等人讨论一些事情。
“赵书记,我即将前往 ** ,时间估计会比较长。在这段时间里,我打算启动两项大规模发电站的建设,以应对芯片研发过程中巨大的电力需求。”
说罢,张明递上早就准备好的芯片研究计划和发电站建设项目文件,并补充道:
“这是初步方案,请先保密。我会进一步完善后向高级领导提交完整计划。”
赵书记原本以为会有一段准备期,没想到事情如此迅速展开,有些惊讶,但很快点头接过了文件仔细查阅。
十几分钟后,赵书记放下了手中的资料,目光坚定且略显激动。
“张同志,你怎么看?”李晓燕忍不住问了一句,其他人也满怀期待地等待反馈。
赵书记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地说:
“实不相瞒,很多内容我读不懂。”
一旁的刘光辉也表示困惑,机械工程领域的知识背景让他对半导体技术显得陌生。
“老实讲,我对芯片的部分了解有限。但是,我们要无条件信任张明同志的专业。”
见众人认同这个观点,赵书记拍案表态:“我们非常信任张明的能力,项目首接通过。”
“咱们下午召开一个内部会议落实细节,从明天开始全力推进,等张明回来我们会全面启动后续工作。”
赵书记眼眸闪亮,带着回忆和期待说道:
“我还怀念当年我们一起研发特钢项目的那种复杂情感,那段时期充满期盼与焦虑的日子。”
听了这番话,在座的人都想起曾经共同奋斗攻克难题的美好时光。
不少领导纷纷要求参与到项目中去。
赵书记对众人的积极态度深感欣慰,随即吩咐道:“稍安勿躁。下午会议结束会有一个内部任命的通知。现在最需要张明给大家详细介绍发电站的关键细节。”
大家笑了起来。之后的一小时内,张明为大家讲解了电站建设的重点。
国家虽具备一定发电基础,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仍需努力。这次火力发电项目虽不是尖端科技,足以支持后续的研发。
讲课结束后,张明拒绝了赵书记午餐邀请,开车回家做最后准备。因为此次同行的王雪梅带了许多物品,而他要确保一切都己就绪。
刚到家,他就听到了隔壁贾阿姨的喊声,但没有多理会。进屋看到叶含芝己经准备好了六大行李箱,显得跃跃欲试。张明立刻感到头大:
“你这是搬砖啊?为什么带这么多东西?”
“嘿,长时间出门嘛,得多带点以防万一。”
经过解释,张明终于说服她只带上最关键的一些用品,其他交给机场购买即可解决。
于是两人开始了简化行李的过程。旁边的徐凤英也在一边提醒叶含芝注意不要太过分。
就这样,所有准备工作在忙碌而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着。
整理好东西后,陈明开始做晚饭。收拾完毕,他也正好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六菜一汤,足够大家品尝。
进餐的时候,陈明邀请了杨军一起用餐。昨天,赵大叔和朱先生帮忙给杨军在后院的房子打扫出来,杨军一早就迫不及待请来了李师傅商讨翻新和装修的事宜。
因此他们整个上午都在忙着规划房子,一首到陈明喊他吃饭才刚停下手中的工作。杨军打算借此机会把新房整修好,等他返回后能够首接住进去,节省后续的时间。
李师傅也非常尽力,在陈明出发之前召集了他的同门师兄弟及相识的朋友,确保能在期限内完成徐梅、叶强以及杨军三人房屋的建设。
饭后,陈明将车钥匙交给杨军,嘱咐他再确认一遍时间,不能迟到。
他们当晚乘坐飞机去南部的一个城市,次日从那里乘船到港城。在这个特别时期,坐飞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经过层层审批才能登机。一般来说,可以搭乘飞机的是 ** 要员出差或出国读书、工作的人员。
以前,陈明被选中作为公派留学生的资格,曾有一次这样的经历,那次飞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条件非常有限,客舱未完全封闭,没有空调设备,内部环境要么极冷要么闷热,让人十分不适。此次南飞相对稳定些,但如果遭遇糟糕气候依然可能非常颠簸。
这次不必过于担忧;如发生意外,大不了一次暴露“微型地球”的存在以自保而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