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入冰糖,小火熬出糖色。当冰糖融化成诱人的焦糖色时,她把五花肉放入锅中翻炒,让每一块肉都裹满糖色。随后,加入葱姜蒜、八角、桂皮等调料,倒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用【火候掌控】技能控制着火候。
在等待红烧肉炖煮的时间里,林悦开始处理土豆。她把土豆去皮、切丝,放入清水中浸泡,这样炒出来的土豆丝会更加爽脆。此时,她突发奇想,尝试将【思维共振】运用到烹饪中。她闭上眼,回忆着以往观察到的母亲烹饪时的步骤与细节,不同菜肴的调味比例在脑海中自动排列组合。当她睁开眼动手操作时,仿佛有了神奇的指引,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流畅。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红烧肉浓郁的香气,土豆丝也在锅中快速翻炒着,酸辣味扑鼻而来。“开饭啦!”林悦大声喊道。父母走进厨房,看到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悦悦,你这手艺越来越精湛了。”父亲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赞不绝口。母亲也不停地给林悦夹菜,“多吃点,写了一上午作业,累坏了吧。”林悦看着父母吃得开心,心里暖暖的,发动【生命共鸣】,感受着灵泉在父母身体里发挥作用,缓解他们的疲劳。她还惊喜地发现,因为在烹饪中运用了【思维共振】,这顿饭似乎让灵泉的滋养效果更上一层楼,父母脸上的疲惫消退得比以往更快。
午饭后,林悦没有休息,又投入到科学练习册的作业中。科学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从物理现象到化学实验,从生物知识到地理常识,让人应接不暇。林悦借助【知识索引】技能,快速找到每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实验原理,她发动【生命共鸣】,在脑海中模拟实验过程。而【思维共振】则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神奇,她仿佛真的置身于实验室中,亲眼目睹各种奇妙的现象。比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她不再是单纯地背诵概念,而是能在脑海中构建出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动态画面。在学习地理板块运动知识时,林悦将以往在书本上看到的地图、纪录片里的影像与文字描述,通过【思维共振】在脑海中整合,那些原本枯燥的文字和地图,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她仿佛看到了大陆板块缓慢移动、碰撞,形成山脉、裂谷的壮观场景。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林悦终于完成了科学练习册,只剩下最后一张数学试卷了。此时的她,眼睛干涩,手指酸痛,但她没有丝毫懈怠。她强打起精神,再次发动技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试卷中。
这张试卷的题型更加新颖,有不少结合实际生活的创新题目。比如一道关于超市促销活动的最优方案选择问题,涉及到多种折扣方式和组合计算。林悦运用【知识索引】快速提取相关的数学模型,同时发动【思维共振】,将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生活经验在脑海中联结。她在脑海中构建出多个方案的模拟场景,通过不断调整参数和对比分析,很快就找到了最优解。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林悦也写完了试卷的最后一个答案。她长舒一口气,疲惫地靠在椅子上,看着桌上完成的作业,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此时,她的房间里似乎还回荡着思维共振时那奇妙的波动。
夜幕降临,林悦走进厨房,准备为父母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她决定做一道清蒸鱼和蒜蓉西兰花。她挑选了一条新鲜的活鱼,用灵泉仔细清洗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抹上盐和料酒腌制片刻。然后,在鱼身上放上葱姜丝,放入蒸锅中蒸熟。在蒸鱼的过程中,她再次发动【思维共振】,回忆着曾经吃过的美味蒸鱼的口感,思考着如何让鱼肉更加鲜嫩。同时,她把西兰花洗净切好,焯水后,加入蒜蓉、盐、生抽等调料翻炒均匀。当她将菜肴端上餐桌时,清蒸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鱼肉鲜嫩多汁,蒜蓉西兰花色泽翠绿,香气扑鼻。
餐桌上,父母看着林悦做的美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悦悦,你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母亲感动地说道。林悦笑着说:“爸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等我以后有了本事,一定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说着,她偷偷发动【生命共鸣】,看着灵泉的力量缓缓融入父母的身体,修复着他们因岁月和劳作留下的疲惫。
吃完晚餐,林悦将作业整理好,整齐地放进书包里。林悦站在院子里,冬日的寒风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却吹不散她心中的暖意与期待。远处村庄的灯火零星闪烁,像是夜空中坠落的星星,点缀着这片宁静的土地。她深吸一口气,清冷的空气沁入肺腑,让她的思绪愈发清晰。
“小月,明天就要开学了,我还有点激动呢!”林悦在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