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筹措粮草,解决转运之苦。”
晁盖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好计策!南京道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若能将其纳入我大梁版图,不仅可以巩固我大梁的东南边防,还能为北伐金国提供重要的后勤保障。只是…南京道豪强林立,民风彪悍,要想将其纳入我大梁版图,并非易事啊。”
晁雄征自信一笑,“父皇放心,儿臣已有计较。我们可以先施以恩惠,招抚南京道的百姓,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然后再派遣精兵强将,逐步蚕食南京道的土地,最终将其彻底纳入我大梁版图。”
晁盖欣慰地点了点头,看着晁雄征,“征儿,你果然是朕的左膀右臂!朕老了,以后大梁的江山社稷,就要靠你了。”
晁雄征连忙拱手道:“父皇春秋鼎盛,何谈老矣?儿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父皇,成就一番伟业!”
“哈哈,好!” 晁盖大笑,随即话锋一转,指着书案上的一摞奏折,说道:“这些都是关于国子监的奏折,朕一直没来得及处理,你拿去看看吧。国子监乃我大梁人才培养的摇篮,朕希望你能好好整顿一番,为我大梁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晁雄征接过奏折,翻阅了几页,眉头微蹙。
“父皇,儿臣以为,如今国子监的教育模式过于陈旧,应该进行改革。我们可以借鉴前朝的经验,开办一些新的学科,比如算学、格物、农学等等,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晁盖赞同地点了点头,“征儿所言甚是。此外,朕还想开办一所贵族学院,专门为皇室子弟和贵族子弟提供教育。这些子弟将来都是要继承爵位的,必须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晁雄征沉吟片刻,说道:“父皇,儿臣认为,贵族学院的教育应该注重德才兼备,既要培养他们的治国理政能力,也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军事知识,将来可以为国家效力。”
“好,就按你说的办!” 晁盖一锤定音,“国子监和贵族学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朕相信你一定能办好。”
晁雄征躬身领命,“儿臣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窗外,夜色渐深,更漏声声,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父子二人在御书房内商讨国事,直至深夜……
“明日,朕与你一同前往宣德门。” 晁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儿臣遵旨。” 晁雄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激动。
宣德门外,天还未亮,人群已经开始聚集。
“老头子,你磨蹭啥呢!再晚点,好位置都没了!”一个妇人扯着丈夫的衣袖,语气中带着一丝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