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征沉声说道。
王靖快步走进书房,恭恭敬敬地行礼:“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子妃。”
“免礼,王掌柜深夜前来,可是镜行出了何事?”晁雄征开门见山地问道。
王靖面露喜色,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双手奉上:“启禀殿下,臣今日前来,是特来向殿下汇报镜行今日的收入情况。”
晁雄征接过账册,翻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今日的交易流水。
他随意翻看了几页,便将其递给了任金奴,问道:“今日收入几何?”
,!
任金奴接过账册,纤细的手指在账面上轻点,清脆的珠算声在寂静的书房中格外清晰。
片刻之后,她抬起头,美眸中闪烁着惊讶的光芒:“殿下,今日镜行半日收入,竟达三万五千七百六十二贯!”
“三万五千多贯?!”饶是晁雄征早有预料,听到这个数字也不禁为之一振。
这镜行开业不过数月,竟有如此惊人的盈利,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他忍不住感慨道:“这天下间的财富,果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王靖也难掩激动之情,说道:“殿下,如今镜行日进斗金,这都是托了殿下的洪福!若非殿下发明了这玻璃镜,又岂会有如此盛况?”
晁雄征摆了摆手,说道:“这都是你经营有功,孤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思路罢了。”他顿了顿,又问道:“王掌柜,你今日前来,除了汇报收入,可还有其他事情?”
王靖略一沉吟,说道:“殿下,臣还有一事相求。如今镜行生意红火,但玻璃镜的产量却有些不足,导致许多顾客都无法及时购买。臣斗胆请求殿下,能否让玻璃局多提供一些银镜,以解燃眉之急?”
晁雄征闻言,脸色微微一沉,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王掌柜,孤知道你一心为镜行着想,但玻璃局如今正在全力赶制透镜,这透镜关乎国之重器,万万耽误不得。至于银镜之事,只能暂且缓一缓了。”
王靖听闻此言,也知自己操之过急,连忙躬身请罪:“是臣考虑不周,还请殿下恕罪。”
晁雄征挥了挥手,示意他不必在意,随即陷入了沉思。
王靖所说的透镜,是他根据后世望远镜的原理,命玻璃局的工匠们研制而成。
一旦研制成功,便可用于军事侦察,甚至可以用来观测天象,其意义非同小可。
因此,他才会下令玻璃局全力赶制透镜,哪怕是耽误了银镜的生产,也在所不惜。
“殿下,”任金奴的声音打破了书房内的沉默,“臣妾倒有一计……” 她的目光落在王靖手中的账册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任金奴合上账册,纤长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吸引了晁雄征和王靖的目光。
“殿下,臣妾认为,与其增加银镜产量,不如另辟蹊径,推广我们新研发的银票。”她眼波流转,看向王靖,“不如先让镜行和户部试用这银票业务,一来可以测试银票的实用性,二来也能让官员和百姓提前熟悉银票的使用方法。”
晁雄征眼中一亮,击掌赞叹:“妙啊!金奴此计甚妙!不仅能解决银镜产量不足的问题,还能为银票的推广打下基础。”他踱步两圈,思绪如泉涌,“孤觉得,还可以更进一步!镜行与户部可以深度合作,例如户部官员的俸禄,可以直接以银票的形式发放,如此一来,更能推动银票的普及。”
王靖听得连连点头,对太子妃的智慧和太子的远见卓识佩服不已。
“殿下英明,太子妃睿智!如此一来,定能事半功倍!”
“事不宜迟,王掌柜,你即刻回去准备银票的样板,务必做到精美耐用,不易仿造。”晁雄征吩咐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上那张写着“银票”二字的纸上,仿佛看到了未来商业繁荣的景象,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臣遵旨!”王靖领命而去,脚步轻快,仿佛脚下生风。
待王靖离开后,任金奴走到晁雄征身旁,柔声说道:“殿下,这银票的防伪措施,可要格外重视,否则一旦出现伪钞,后果不堪设想。”
晁雄征轻轻揽住任金奴的纤腰,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吻。
“金奴放心,孤早已命人研制特殊的纸张和印墨,即便是技艺高超的匠人,也难以仿造。”
翌日清晨,镜行门口贴出一张醒目的告示,上面写着“即日起,本店推出全新业务——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