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贪多贪少罢了,至于他儿子弄出来的那些事更不觉得有什么,他徐家怎么说如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那些普通民女跟了他儿子吃香的喝辣的,岂不比嫁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庄稼汉好多了。
第112章 被造反的皇帝男配14
显然, 徐斌是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因而,在萧景翊让他解释的时候他也支支吾吾的说不上来, 不知从何处反驳,只是一个劲的说自己冤枉。
“既然如此,此案就交给大理寺查吧, 如此也不会冤枉了徐爱卿, 说来其实朕也很想知道二十多年前徐爱卿是如何第一时间就找到朕的, 说是偶遇也未免太过巧合了些,看来徐爱卿还真是神通广大啊。”萧景翊轻轻叹了一声, 语气却意味深长。
徐斌猛地抬头, 不敢置信的看着高台上的人,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他果然知道了!’这下徐斌彻底瘫死在地上,迟来的惊恐和畏惧终于涌上心头, 十几年的欺君之罪,皇帝不会放过他和徐家的!
徐斌眼神慢慢坚定下来,这时, 异变突生,说是迟那时快, 只见徐斌站起身, 猛的朝大殿的柱子上撞去,同时一声高呼, “陛下, 臣是冤枉的!”眼看徐斌就要撞死当场。
今日徐斌若是死在这里,他死前的最后一句遗言传出去了, 所有人都会觉得是萧景翊逼死了徐斌,逼死了一个朝廷官员,人都已经死了,至于谁对谁错,还有谁会在乎?徐家和徐斌的名声都可以保下来,更甚至徐斌还会得一个不畏强权,以死来自证清白的好名声。
徐斌的速度太快,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更何况徐斌身边都是一些文弱的文臣,怎么可能拦得下他,眼看徐斌就要撞上柱子,突然徐斌的膝盖一弯,不由自主的往地下跪,往前冲的速度自然也变慢了,这也给了后头的侍卫时间,几个侍卫冲上前,立马将徐斌给钳制住,一场风波顺利化解。
众人低头去看地上的东西,原来是一支毛笔,而此时的毛笔,已经断成了两截,再看毛笔来时的方向,除了最上方的人还能有谁,皇上什么时候有这种能力了?
要说在场谁是看得最清楚的人,当属站在萧景翊身边时刻关注他的王德福莫属,只是王德福也没有反应过来毛笔就突然被扔出去了,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震惊,没有一点武力的人绝对做不到,身为皇帝,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萧景翊自然也是习过武的,但原身还没有厉害到这种程度,不过王德福不清楚实际情况,还以为是皇上激动之下爆发了潜力救下了徐斌。
“徐大人,你也未免太过着急了,若你实在清白,陛下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冤枉了你,你当朝撞柱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心虚了,不敢让大理寺查了。”
心惊胆战的一幕结束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御史再次质问,其他官员看向徐斌的眼神也纷纷带上了质疑,以死自证清白听起来很高尚,实则死无对证,他又不是以死谏言的谏官,还能让后辈警醒,难不成死了他犯下的错就可以一笔勾销了吗?那些无辜被他害死的人呢?难道就这么让他们死了也得不到一个公道吗?
御史眼神尖锐,步步紧逼,“还是说你在保护谁?”
御史转头面向萧景翊,再次拱手,声音掷地有声,足以令大殿的所有人都能听到,“陛下,下官还要再参一人,下官要参端王殿下结党营私,勾结朝廷命官,暗中屯兵蓄粮,意图谋反!”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无数震惊的目光落到了脸色瞬间大变的萧景承身上。
而很快,萧景承立马反应过来,撩起衣袍,跪倒在地,“皇上,臣弟冤枉,臣弟自问这些年一直安分守己,矜矜业业,更何况……”他嘴角露出苦涩的笑容,“臣弟如今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闲散王爷,手上的事情也基本交给了别人,臣弟何德何能有本事结党营私?王御史步步紧逼,将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扣在本王头上,究竟是何居心,本王和王御史无冤无仇,王御史为何就是容不下本王?”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再加上那惨白苦涩的脸色,许多官员都信了几分,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王御史做得太过分了,只除了一些老狐狸心里仍旧有着怀疑,其他官员不知道,他们这几个亲信大臣是知道的,王御史看似油盐不进,实际上也是陛下的人,今日王御史突然发难,还是针对徐斌和端王,他敢对上这两人,背后肯定有人撑腰,针对徐斌的原因虽然想不明白,可针对端王就能理解了,陛下和端王一向不对付。
若说之前因为端王平日里经营出的好名声,他们可能还会多多少少觉得皇上有些不近人情,毕竟是他的亲兄弟,连兄弟手足都能如此残忍的下手,又怎能期望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