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罪魁祸首是谁他已经知道了, 不过是要有一个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的证据罢了。
育苗法和农具第一个试用点是京城底下的村庄, 村民用新的农具耕地那天许多老百姓都跑过去看了,他们看得直呼惊奇, 久久不舍得离去,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今亲眼所见后再也没人怀疑新式农具的速度,随着农具逐渐推广到下面的各个州县, 百姓对萧景翊这个皇帝也越来越推崇,百姓就是这样, 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皇帝。
紧接着新一批用育苗法培育出来的幼苗更是让众人惊呆了,育苗法不仅可以用于稻苗, 像小麦等作物也同样使用,只是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水汽, 但也同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百姓亲眼看到生气勃勃的幼苗那天,甚至有人称呼萧景翊是活神仙, 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千古明君诸如此类。
当然这些话萧景翊没有亲耳听到, 都是底下的人为了讨好他写在奏折上的,其中肯定多少有夸大的成分, 他一连一个多月翻到的大半都是歌颂他的功绩的奏折,看到后面他都有些视觉疲劳了,后面已经学会了忽视这些话,只看最后的重点部分。
在育苗法有所成效时幽州也传来了好消息,赈灾粮到得及时,幽州滁州的旱情已经暂时稳定下来了,附近州城的支援以及萧景翊送去的赈灾粮至少可以支撑两个州城两个多月的时间,节省些三个月是没问题的,如今最关键的是幽州滁州何时才会下雨,倘若一直不下雨,便是再多一倍的赈灾粮也是无济于事,更别说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了。
收到来信后萧景翊的心就放下了一半,如果没有意外,旱灾后幽州的第一场雨是在两个多月后,滁州也紧随其后,危机也暂时可以缓解了。
……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这一日,萧景翊正在乾清宫和亲信商议政事,外头的小太监被拦在外面进不来,突然大声吵嚷了起来。
萧景翊心头一跳,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爱卿们先回去吧,朕有事要处理。”说完就大步走出了宫殿。
王德福连忙跟了上去,心里暗骂小太监的不懂事,明知道陛下正在处理国事,竟然还敢在外面大声喧哗,简直不要命了。
然而,等他看清小太监的面容后顿时吃了一惊,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鸾凤宫的小太监吧?难道是皇后娘娘出事了?哎呦,完了呀!
萧景翊面色铁青,那小太监已经被侍卫拿下堵住嘴巴正要被拖走,“慢着,到底是什么事?还不赶紧说!”
小太监如同死后劫生般跪倒在地,倒豆子般一骨碌全倒了出来,“是、是皇后娘娘的安胎药里被下了毒,娘娘刚刚见了红,齐院正已经赶过去了,还有太后娘娘也在……”
小太监听不见声音好一会儿才抬头,却发现那个明黄色的身影早就走远了,步伐迈得极快,王德福等几人根本跟不上。
小太监松了一口气瘫在地上,幸好,幸好春晓姐姐让他来报信了,太后娘娘知道皇上正在面见朝臣,本来是不让他们打扰皇上的,还好皇上没有怪罪他,反而十分关心娘娘。
此时的鸾凤宫,一开始在皇后见血时是有些慌乱的,不过在太后及时赶来后就立马镇住了场面,涉事的相关人等也被控制住了。
萧景翊赶到时场面已经渐渐稳住了,他无视一众行礼的宫人,径直走进内殿,一眼就看到了一脸虚弱躺在床上的陈静茹,“静茹,你感觉怎么样?没事吧?”
萧景翊此时的脸色十分难看,刚刚就把外面的一群人都给吓到了,直到进了内殿脸色才缓和些,问完这句他立马将目光放到最外围的齐院正身上,目光灼灼。
齐院正小心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上前一步回话,“回陛下,幸好皇后娘娘发现得早,如今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腹中龙胎也没事,只需要好好修养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听到这里,萧景翊的脸色才没有那么难看,“那皇后身体里遗留的毒会不会对皇后和腹中孩子的身体有害?”
“这倒无事,那碗安胎药皇后娘娘只喝了一点,只需要把毒排出来就好了。”
萧景翊握住陈静茹的手,一眼就对上了对方期望又担心的眼睛,他轻柔抚上她苍白的脸颊,安慰道,“你放心,我一定不会放过伤害我们孩子的凶手,折腾了这么久你也累了,先好好睡一觉,睡醒后我一定给你一个交代。”
直到陪着陈静茹睡着后,萧景翊才走出内殿,向一直在这里等着的太后行礼,“这一次多亏了母后,皇后才能安然无恙。”
如果没有太后及时出现,且不说凶手会不会逃脱,只怕背后的人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