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李贺打击极大,有才华而没有施展的平台,这如何不让人绝望。
他天生体弱,面色苍白,身形瘦削,自小就患有肺疾,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才华在极短的时间内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却又没了在官场上的发挥,
何等令人叹息,
李贺英年早逝,27岁就没了。
*
崔鸿看着天幕,惊叹这一位叫李贺的才子的文笔。
这那一句,都是字字珠玑。都是文采飞扬啊!
只不过,这——
第一句展现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第二句,却是对人生的无奈。
他看出来了,李贺这人,一生命运多舛。
崔鸿对此人着实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经历,才会让斗志昂扬的人豪情彻底湮灭,竟然写出了“来煎人寿”啊!
但其实,
当事人也不理解。?齐¥盛??小?1°说`%<网a ?}无*错?内e容(%
*
唐朝。
天幕之下,在长安街闲逛的李贺,此时用右手边的扇子重拍自己的脑瓜。
“咚咚咚!”
“嘶~”脑瓜子嗡嗡之后却是真实的疼痛了,他终于发现,这居然是真的?!
李贺惊讶,自己出现在天幕当中?!
而且,这说法……自己的未来看起来不妙啊……
明明几日,谁不惊叹自己的才气旺盛。
自己要经历什么样的运途,才会压抑地作笔那一句“来煎人寿”啊。
他有发觉一点,这……诗写的妙,可要不是这真出现在天幕之上,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写出这样的诗来。
一时之间,不知该惊喜还是该难过了。
*
天幕这个时候,还在这一楼。
只以为——
这一楼的评论字数可不一般。
后面还有写道:“
从豪情万丈到看破浮生,仿佛命运在他心头缓缓碾过,留下斑驳的伤痕。
而那位少女李清照,在青春年少时写下“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3)”,那是怎样一片天真烂漫、欢愉无忧的天地啊!
词中境阔,一下子就会让人想到她本人的眼中的世界明亮清澈,
或许,那连跌入水中的慌张都带着几分俏皮与诗意。
然而,国破家亡、婚事波折之后,她的笔下却流淌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4)”。
那一叶轻舟,再也载不动满腔悲苦。
昔日的欢笑,成了后日的哀歌。”
*
宋朝。
李清照眨巴眼睛,“我?”
这先一句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
一时间,这一句词,一下子把她拉入当年。
遥想当初——
自己刚写完《如梦令》,自顾自满意地读了好一遍,
那个夏日的黄昏,泛舟湖上,那时候的自己青稚地笑语盈盈。
年方十六,尚未知人世之苦,只觉得天地宽和广,万物皆可爱。
眼中的世界明亮清澈,连跌入水中的慌张都像是一场小玩笑,带着几分俏皮与诗意。
可如今……
看来,自己在后世还是出名。
她开怀一笑。
李清照的周身气质,除了诗书气自华,还有时光的磨砺而后的积淀。
可看到后一句,她的心绪,却也在一瞬间被拉扯进一种复杂的情绪之中。
刚才神情微微怔住,眼中笑意稍敛,眉头轻蹙,似有不解,又似有所思。
“哀歌?”她低声重复,汴京的繁华、赵明诚的温柔、金石录的墨香……
也想起靖康之变后的流离失所,战火纷飞下的家破人亡,再婚中的被家暴,身为女子的痛苦、无奈与挣扎。
她不是没有察觉到自己词风的变化。
这变化,虽然是后世人说起自己的两句词,却只要识字,都能一眼看出,自己这一生,从少女的天真到妇人的沧桑……
李清照低声说道:“那时的人,还不懂什么是‘愁’。
曾经的自己无忧无虑地笑过,后来的泪,也是真,也很痛……”
说到这里,语气抬起头,望向天边飘过的云,仿佛看见了千年之后的人们,看见他们在她的词句中找到共鸣。
她微微一笑,眼角却湿润。
“谢谢还有你们记得我。”李清照说,“记得那个在溪亭争渡的少女,也记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