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诸夏的天空 > 番外 文盲堆里的大师

番外 文盲堆里的大师

民国时空没有叠加进来之前,一大群民国粉,对民国那是极其向往赞誉。精武晓税徃 追蕞鑫漳結民国大师云集,而新中国一个都没有。民国上海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地位和影响力,甚至繁华程度远胜现在魔都。

把自己幻想成了世家公子,名门千金,与大师们齐聚一堂,高谈阔论,与军阀们把酒言欢。在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好不潇洒自在。

他们的眼里是看不到旧上海黄浦江上,日日夜夜飘荡的死尸。他们的眼里只有方圆十几里的上海繁华地段才算中国,看不到外面的贫穷落后大地,以及衣不果腹的农民。

明明自己出生于工农之家,却偏偏瞧不起工农,鄙视自己的出身。这种人实在是无可救药的存在。

旧上海来到了这个时代,污浊不堪的街道,闸北低矮成片、茅草扎堆的棚户区。一大群乞讨的孩童,还有黄埔江飘荡的尸体,瞬间将他们对旧上海的滤镜砸了个稀巴烂。

解放军的军车开进租界的时候,租界的那群洋老爷们还想负隅顽抗,然后被解放军全部送进了劳改营。

虹口道场那群日本浪人,当他们举着武士刀,严重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命安全的时候。解放军不得不行使神圣的自卫之权,最后那群日本浪人回到他们敬爱的天照大神的怀抱之中。

上海各国租界全部取缔,对此以美为首的列强,向中国发起严重抗议。EZ小税惘 蕪错内容对此华姐发言道,那你们是想和中国开战吗。

一时间整个会场内寂静一片,然后华姐给了他们一个潇洒离去的背影。

民国时空叠加进来之后,有一批大师也出现在了现代。这些大师水平怎么样不知道,但是却备受某些群体欢迎。

在某些奇葩人群眼中,民国大师辈出,新中国一个大师都没有,所以民国远胜新中国。甚至还有一些女性,竟然自愿献身大师,只为得到肉体的解放,灵魂的升华。好像大师的精华,涌进自己体内,自己就能脱胎换骨一样,也能成文化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

有人崇拜民国大师,就有人要来打假,中国网络上就有广大网友发起了质问,“大师,什么大师,文盲堆里当大师,简直贻笑大方。”

有位“青山有幸埋忠骨”的网友,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所谓的民国大师,大部分都是沽名钓誉之辈,都是中国文盲时代一种不健康的文化现象。

在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文盲的中国,只要能读会写都是难得的人才,稍微有点文化,就会受到众人的追捧。

旧中国的文化圈很小,小的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是熟人,甚至不少还沾亲带故。!x\4~5!z?w...c′o¢m/

有些时候为了给自己的亲戚的晚辈、子嗣、学生扬名,不得不吹捧一番。

正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你好我好大家好,于是大家就会发现原来大师都是圈里人。圈外人想挤进来可以,要么上头有人,要么钱给足。

不得不承认,的确存在一些真正的大师。但是这些大师,都在探寻救国之路,没空搭理那群草包。

所以所谓民国多大师,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国家人口八成以上都是文盲的国家,被人称为大师,不仅是对他大师两国字的侮辱,也是对中国的侮辱。

此言一出,犹如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我不是大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吧。”

“谁再说我是大师,我跟谁急,谁说我是大师了,我就是一个喜欢写作的小老头。”

……

一位又一位被后人捧上大师神坛的民国文人,纷纷出来澄清,并且告诫世人,民国没有大师,只有中国文化的传承者。

对此,其他朝代士子嗤之以鼻,你们也配称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不中,洋不洋,土不土,学了几句古文,就跟老子拽上了。

中国文化传承者,除了我还有谁。各个朝代的大儒闪亮登场,其中就有唐朝的孔颖达、元朝的张养浩、明朝的宋濂、宋朝的欧阳修等人。

一时间互联网上,这些大儒们,纷纷开启直播。

儒家公羊派的代表桑弘羊直接全麦开骂,“那个王八羔子,说我们儒家只是一群手无缚鸡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