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北府江山 > 第301章 邺

第301章 邺

放在了南面……

邺城。

河北最雄伟的城池非邺城莫属。

曹魏在此修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几十年经营,使其迅速成为河北中心。

后石勒、石虎征发数十万晋人大兴土木,大规模扩建邺城。

其规模之庞大远超洛阳、建康。

当年慕容德因为邺城太大,难以防守,而舍弃此城,南渡滑台。

“邺城如此宏伟,拓跋珪为何不定都于此,反而选择平城那块破地?”刘遵难以理解。

“拓跋家经营代郡上百年,平城是他们的根基,邺城不是,你没看羯赵前燕定都于此后,转眼就灭亡了吗?”

刘道规反而觉得拓跋珪选择代郡为都城非常明智。

任何势力远离自己的根基,都是危险的。

尤其是这个年代,河北诸族林立。

代郡悬在河北头顶上,北连漠南,南接晋阳、上党,东南居高临下,俯视燕赵大地,正好可以发挥魏国骑兵的优势。

“都督,诸军已至!”沈庆之还是跟以前一样话不多,仿佛攻下枋头的另有其人。

身后,士卒们赶来。

三万大军,如山如海。

若是算上负责转运粮草的青壮,足有四万余众。

刘遵气势汹汹道:“还等什么,这一战我为先锋,攻不下邺城,提头来见!”

刘道规扫了一眼邺城,南面城垣连绵如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墙后宫殿楼台飞阁隐隐约约,仿佛一个个沉默的巨人,极具压迫力。

城墙上各种防御器械完备,守军占满了城墙。

东南面,还有一座子城,扼守漳水。

石虎的羯赵,将羯人都迁徙至此,修建了两道城墙,引漳水为护城河,曾放言后代将有万年江山,他前脚一死,后脚就被灭族,羯人也被人大肆屠杀,活着的也隐姓埋名……

“慌什么?传令,深沟高垒,安营扎寨!”刘道规此来有些匆忙,没有带攻城器械。

但以邺城的坚固,即便带了攻城器械也没用,当年慕容垂二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熬了一年多,苻丕主动撤走,方才拿下邺城。

士卒们立即掘土伐木,铺设鹿角,刘道规带着百余斥候到处巡视地形,窥探守军士气。

巡视了两个时辰后,刘道规不得不放弃强攻的想法。

这座城池实在太坚固太大了。

自己这三万人连南面都无法包围。

如果以人命去填,的确有几分破城的希望,但伤亡必然大到难以接受。

养出这一万五千精锐不容易,都耗在这里,就挡不住拓跋珪和长孙肥的两面夹击。

即便攻破此城,防守又是一大难事。

刘道规不可能舍弃淮泗根基,而将精力消耗在此地。

“此城绝难攻陷,都督已经兵临城下,足以激励北人士气。”沈庆之憋了半天才出言劝谏。

刘道规想了想,“来都来了,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兵,太没志气了。”

沈庆之一愣,“都督意欲何为?”

“咱们费了这么多粮草和人力,方才杀到这里,不能赔本,传令,士卒休整一日后,即刻大掠冀州诸郡,将河北掀的底朝天,让胡人知道我们来了。”

闻听此言,周围斥侯无不兴奋起来。

烧杀掳掠也算是他们的强项,以前在中原还有所顾忌,来到河北,便可以放手而为。

而且眼下秋收在即,地里面多多少少有些粮食。

从枋头顺清水而下,大半个冀州都在兵锋之下,甚至能杀进幽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魏武帝修了这条运河,方便了后来人。

“都督妙计!”

听到不强攻邺城,沈庆之松了口气。

大军休整一日后,立即分成四部,每部八千人左右。

一部由刘遵率领,北上劫掠巨鹿、中山、常山诸郡,此地胡人最多,刘道规给他的全是中军精锐。

一部由沈庆之率领,向东劫掠清河、信都等郡,此地河北豪族众多,沈庆之有勇有谋,能装掌握好分寸,顺便策应平原郡的慕容德,他若能杀入河北,将是刘道规的一大助力。

一部由王仲德率领,向西攻掠河内,打通孟津渡口,与辛恭靖、夏侯宗之取得联系,作为援军,以防不测。

剩下一部,随刘道规留守大营。

孟干之的斥候营尽数出动,四面打探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