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您心疼景鸾名声受损,怎么就不心疼心疼瑞儿?瑞儿刚失了孩子……”
“出去。”
帝王搁下狼毫,抬眼打断,“朕何时准你进来的?”
“陛下……”
“张德全——”
“奴在。”
随他话落,两个内侍便要上前。
淑妃连忙跪倒,抬头直视上方的帝王,“臣妾今日来,只说一句话。”
“外头那些谣言与瑞儿无关,陛下这么做,对瑞儿不公!”
淑妃跪在地上,不停哭诉这些年景瑞受的委屈,责怪帝王对他太过严苛,而谢鸾什么都不做,就能轻易得到帝王的偏宠,说到最后甚至扯到了景惜云。
宣德帝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听到景惜云,终于不耐烦下令,命人将淑妃带下去。
谢鸾流落在外十多年,他并不觉得偏袒谢鸾有什么不对。
反之,景瑞不向着妹妹也就罢了,反而利用自己未出世的孩子陷害谢鸾。
于公于私,他都不放心将大周的江山交到他手中。
至于外头那些谣言是谁传播的,已经不重要了。
宣德帝想要看到的,只是景瑞的一个态度。
他和皇后没有儿子,只有谢鸾这么一个女儿。
倘若景瑞不能护着谢鸾,这储君之位的人选,他还要再细细斟酌……
—
淑妃为了儿子大闹御书房,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就出来了。
走之前帝王命人传话,叫景瑞不必再跪,回去静思己过。
四皇子禁足思过的时日继续延长。
宣德帝自觉亏欠谢鸾,命裴定压下外头那些谣言,将谢鸾和裴定二人的婚期定下来,着礼部开始筹备,提前商议出个章程。
太后听说淑妃大闹御书房,隔日就把她叫了来,当面训斥她无理取恼,不知体恤圣上。
淑妃心里委屈,却不敢当面顶撞太后,只得默默受着,等太后训完,领了两本经书回了淑德殿。
几日后,谢鸾和皇后回到皇宫,这段风波已然过去。
皇后回宫,众妃按规矩前来未央宫请安。
看皇后的眼神,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
从未央宫出来,娴嫔与淑妃同行。
“娘娘,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您该比我明白。”娴嫔摇着扇子一句。
淑妃握着扶手,眼神冷冷地盯着她,“皇后从行宫回来一趟,气色瞧着可比从前好多了,哪里像行将就木的样子,你该不会在糊弄本宫吧?”
娴嫔摇扇动作一顿,敛了笑意,“那个乌衡与南疆国师师出同门,绝非江湖骗子一流,那日我提醒娘娘的……”
“不可能。”
她没那么蠢。
没有十足的把握,她不会冒然出面去见乌衡。
且不说对方是否能为他所用。
稍加不慎,就会把自己搭进去。
平日替别人背了黑锅。
她命人向太医署打听过,乌衡和他们一样,都对皇后的旧疾束手无策。
如今皇后重掌凤印,那丫头又正得宠,有些事情,还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