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42章 分兵南下

第242章 分兵南下

第242章分兵南下

赣江水路封堵倒是简单,可是陆路就有些麻烦了。o°第¥,一2看<书¤,#网??ˉ >/最+新a??章||节¤o?更@新?_?快D1[

张诚基这巡抚去年年尾才刚上任,对地方掌控力还远远不够,他下令各州府县筹措钱粮,募集民夫乡勇抗贼。

只是,完全没用。

江西州府官员,只有少部分遵令,剩下的不是不想遵令,而是遵令了也不好使,地方乡绅完全不搭理。

这倒不是大汉威名远扬了,而是乡绅地主们的阶级特性。

反贼汉贼都还在九江,南康府离得太近,南康士绅没办法,必须募兵帮官府打仗。可剩下的瑞州、抚州、饶州这些州府,他们离汉贼很远,离吉安贼寇也不近,那没事出什么钱,募什么兵

张诚基没办法,只能亲自出马,先前往瑞州府,劝说当地士绅,出钱帮官府募兵。

就在此时,南康知府传回消息,瑞昌县失,汉贼南下,兵近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那庐山就是南康、九江府辖边界的庐山。

杨芳虽然是武将,还是晚清最后的猛将,但这家伙骨子里还是读书人,读了二十多年的书,考科举无门,反而从军打仗混的风生水起。

杨芳带兵过了庐山,还亲自跑到庐山脚下观望,凭吊了一下苏轼。

之后,直接带兵南下。

汉军陆师总共出兵八千余人,只留了两千人作为留守,控制着九江府城和瑞昌县,确保长江河道不失。

汉军水师同样跟着南下,目前已经基本控制了“长江-鄱阳湖”湖口。

因为清军在江西没有水师,所以汉军水师看着简陋破烂。但至少在江西就是无敌的存在,就是人数战船太少了,控制湖口已经非常勉强,要南下整个广阔鄱阳湖,还是力不从心。

数日后。

“报!上万贼军沿鄱阳湖而来,已至二十里外。”

“再探。”

南康知府张敦培满脸凝重急色,他没想到汉军能来的这么快。

而且,他都已经汇报汉军兵逼南康府,结果抚台给他的回信就那么一句话,让他自己抓紧时间募兵抗贼。

这让他怎么抗贼

张敦培这位南康知府也很有意思,这家伙也算颇有能力,但他的能力全部体现在了诗词藏书方面,连带张敦培这一脉的张氏,祖孙三代都是藏书大家。

而且,为了藏书收集,可谓是来者不拒,不择手段。甚至到了道光年间,还出过同宗同族者,争夺各自藏书而设计陷害。

张敦培几年知府干下来,几乎没啥政绩,倒是收集了不少古书名卷。但对本地百姓而言,这个知府已经相当不错,因为这家伙只对书籍感兴趣,不喜欢贪财瞎折腾。

眼看汉军来的快,张敦培连忙给城中守军下达命令:“快,立刻让民夫们多多下去收集火油、滚木、巨石这些守城物资,趁着还有时间,再多招一些民夫上来,还有府衙、县衙的衙役,让他们也都上来守城。”

张敦培一连下达数道守城军令,但真正轮到各级官吏执行下去,不能说有条不紊,只能说乱的雅痞。

别看城里之前募兵募集了数千守军,可这些守军士卒说白了,全是民夫青壮,稍微有点组织度的可能就是各家士绅出的家丁了。

他们已经不是有无战力了,而是干脆连怎么守城打仗都不会。

“大人,这石头和滚木咋用”

“大人,我找到了一些火油,放哪儿”

“大人,我没听错吧!大白天的没事煮屎干嘛”

“……”

张敦培被整的烦不胜烦,只能手把手去教这些士卒怎么做,甚至亲自上去点火架锅煮屎。

不得不说,这金汁是真他娘的臭!

尤其是被煮沸以后,那滚烫的热气,差点没让这位知府老爷晕过去。

二十里的距离眨眼就至,杨芳率领八千汉军正兵,又有两千民夫跟随,抵达了南康府城外数里地扎营。

鄱阳湖沿岸,全是汉军临时征集的运粮民船。

张敦培远远在城楼望去,压根分不清汉军有多少人马,只觉得汉军营寨旌旗招展,鄱阳湖水面全是大船停靠。

想起自己看过的几本兵法书,他决定先派探子打探看看。

清军探子驾着小船,从鄱阳湖往北划去,还没靠近汉军设在湖边的大营,就被汉军这边发觉。

汉军水师没来几艘战船,大多都是民船,但还是放下舢板小舟,几个水兵驾着小舟就往清军探子冲过去。

“杀!”

汉军水兵速度特别快,一路就往清军探子这边冲来。

清军探子吓坏了,连忙掉转船头,就要跑回府城。但他们都是临时招募的民夫青壮,论体能和在水上飘的时间,完全比不了汉军水兵,几艘小船很快被追上。

几个清兵慌乱之下,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