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找人,梅梅他爸认识人多,我去让他找个电工,可能半天就能装好。”张老四道。
“那我们先把东西摆上,等房子修好了再去找电工,一天干完,不然等外面修好了还要找一次电工,水管还好,厨房里面两个就行,灶这边留个口,洗菜池那边留个口,就行了,外面再多装几个,平时想去外面洗洗菜也方便,那边地上弄个,洗拖把啥的就去那边洗。”张若飞边说边标记。
“把那个热水器装这边,冬天洗菜洗碗有热水也方便,再弄个管子放洗澡间,以后洗澡也方便。”张若飞就说道。
张老四忙做标记,一一记下来。
“差不多了我就回去了,我先回去教姐姐跟二哥多熬点火锅料,火锅料熬好了可以放好久,以后这里开业后免得忙不过来,卤肉也可以继续卖起来了。”张若飞安排道。
“嗯嗯,你先回去,我先忙这边,明天白天你跟我爸去镇上,下午你把肉带过来我再跟你一起去卖。”张老四也同意张若飞的安排。
***
时间就这么过去,一切都按着张若飞设想中的发展,火锅店开业前张若飞他们采用了最原始宣传方法,发传单,请腰鼓队宣传,热闹的不行,一炮而红,在大溪镇无人不知,也成了大家请客吃饭必选之地。张老四跟张若飞也赚到了人生第二桶金。
火锅店谈分成的时候,张若飞明确表示他第一年要45%的分成,第二年要30%的分成,第三年要20%的分成,第四年要15%的分成,五年后他只要10%的分成,要是张老四想单干,可以按10%的股份买他的股份。他们给了张老二10%的股份,张老二也愿意出10%的股份的钱,张若飞以后的股份单独给他姐,这是他给他姐的保障。也就是5年后,张老四跟王菊花有45%的股份,张老二10%的股份,张若飞10%的股份,王菊花单独35%的股份。最大的股东是他姐王菊花,她跟张老四夫妻一体也无所谓。
时间飞逝,马上就到了张若飞中考的时候,火锅店也稳定下来,张若飞全力以赴去考试,考完后张若飞就去火锅店忙碌,让他姐休息,这个时候王菊花查出来怀孕2个多月了,正是要休息的的时候,还好她不害喜,能吃能喝,这一年,张老四村里种了自种,具体啥意思也不知道,反正他们那一块是首批实验田,稻子要分公母,说是要在7、8月份最热的时候进行人工授粉,具体怎么操作还要等农业技术员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