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礼。
明舒便明白了。陈家族长跟老道士一样,知晓她上一世的身份。难怪前年中秋,陈家族长离开时会说一句:“我们缘分未尽,还会再见。”既彼此知情,明舒一说明来历,陈家族长便在库房的深处,找到了第六颗象征“水神”的玉石,交给了她。 相比贺兰家的那一颗,这一颗取得着实顺利。只是除了这颗玉石,陈家便再无其他与玉石相关的线索了。而明舒尝试了一遍又一遍,都无法通过六颗玉石,找到最后一颗的下落。陈家族长宽慰她:“族中记载,玉石乃天地至宝,即便碎裂,也不会消失,一定能找到的。”明舒奇道:“碎裂也不会消失,这是何意?”陈家族长想了想,指着杯子说:“就像这杯中的水,它也可能是冰,还可能是云、是水汽,总之都在这天地之间,不会消失。”明舒若有所思,心中不免发沉。这算是好消息,却也不算好消息。若是如此,这天大地大,她又去哪里找呢?*江南的雨,湿漉漉地下着。在杏花被雨淋湿的清晨,明舒生下了一个男婴。姓名是早已取好的。东方昭齐。源自:灿昭昭兮未央,与日月兮齐光。小昭齐哭声洪亮,赵伯用毕生医术证明,孩子非常健康。明舒抱着小小的肉团,以清气缠绕他的周身,亦是感知到了他吉星高照的命格和长长的生命线。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这意味着,和孩子一样,傅直浔也拥有了漫长的寿元。只要找到最后一颗玉石,她就能去归墟接他了!希望,就像那日她瞧见的流星,似乎已经落于她的掌心。可世上的事,总是“事与愿违”。掌心的流星,虽然明亮,可那光却是一闪而逝,最终陷入无穷无尽的黑暗。她的“希望”也是如此。春天过去了,盛夏酷热而漫长,清秋转眼即逝,冬日的雨雪无休无止。一年,两年……昭齐三岁了,《千字文》《三字经》《论语》背得滚瓜烂熟,《算学》上册也都信手拈来。赵伯老泪纵横,看着小主子,仿佛看到了曾经天纵英才的少主。期间,明舒带孩子回了一趟帝京。傅家老夫人仍旧两耳不闻窗外事,颐养天年,日子过得逍遥又自在。二伯父不玩古董之后,这几年酒楼生意倒是做得红红火火。程氏整日忙忙碌碌,为几个孩子操碎了心。傅湘不愿意嫁人,专心跟着清虚学玄学之术,如今竟已突破了一阶。大山和小树,学业一塌糊涂,连昭齐的一半都比不上,不过倒也有闪光点。比如,大山习武的天赋倒是挺高,小树在“吃”这件事上很有见解,出其不意地给家里的酒楼提供了不少好点子。程氏只能攻略自己:也不是非得像明澈一样读书考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她要放过自己。明舒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件是辞去挂了几年的钦天监监正以及国师之职。光启帝不允,连楚青时也不同意。明舒平静地对光启帝道:“皇上您至少还有二十年的阳寿。也请放心,这个皇位您坐得很稳。”言下之意,傅直浔不会再牵制他了。光启帝不语。明舒也不再多言,行了一礼,将折子和印章放下便离开了。第二件,是明澈和明窈的去留。“你们想要留在帝京,让二伯母照顾你们,还是跟着我去另一个地方生活?”明窈紧紧拉着明舒的手,眼圈红红的:“三姐姐不能一起留在帝京吗?”明舒摇了摇头。傅直浔不喜欢东晟皇权所在的帝京,所以这不是他们的家。十一岁的明澈已经是小小少年了。他对明舒说:“三姐姐,我想留在帝京读书考科举,等做了官,我想回去南宁,护佑曾经的南宁子民。”明舒有些意外,却也并不意外。南宁如今是东晟的一个州,由东晟朝廷派官员治理。明澈一直都想回去。明舒弯下腰,目光平视小小的少年:“好,三姐姐尊重小澈的决定。”也一定会助你达成心愿。明窈咬了咬嘴唇:“三姐姐,我跟哥哥一起努力,我也好好读书,到时候帮哥哥。”明舒笑着摸了摸长高了一大截的小丫头。明窈:“二姐姐也回南宁去了。三姐姐,以后你也会回南宁吗?”明舒微微一愣。文宣帝死后,明斐打掉了腹中的孩子。明舒安排她去了帝京郊外的庄子。后来傅直浔出事,她知道傅夜会安排人关照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