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行动,能翻篇就翻,翻不过就一拍两散。
颜礼没太关注这俩口子的事,11月中旬以来,终于有易安的新剧播出了。
《白发魔女传》11月18号在京城影视频道首播。
这两年易安电视剧发行很厉害,足以称之为行业第一,但也没有牛到每一部剧都可以直接上星首播。
准确的说,易安可以做到,但具体能卖多少,卖给哪个卫视,收回多少钱,就不太好说了。
所以,除部分剧可以直接上星首播外,地方频道先播,然后根据收视成绩再去谈上星,依然是易安发行的标准流程之一。
《白发魔女传》阵容不错,不缺卫视买,但价格始终没谈拢。
经过商议,先在地方频道播一轮,看看成色,然后再和几家有意向的卫视聊。
播的好,价格高。
播的一般,价格也要打打折。
这种类似于对赌发行的情况在易安乃至是整个影视市场越来越常见。
电视台不是冤大头,有时候他们的精明和难缠程度,更胜于那些私企。
发行方和制作方想多拿钱,甚至想卖出去,就不得不帮忙分担风险。
也不仅仅是电视剧,电影发行也有类似的玩法。
要么同院线方签相关对赌合同,增加排片,要么给制作方签保底合同,获得发行权。
特别是保底合同,也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卷出来的,害苦了一帮发行公司。
博纳原本只做电影发行,为什么去参与投资制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底合同。
所谓发行保底,即发行方为了拿到电影发行合同,与制作方约定保底。
举个例子,某热门电影,票房前景不错,几家发行公司都想着发,某发行公司为了拿到电影发行权,愿意和制作方签保底合同。
所谓保底,即保证制片方能够拿到一个【最低净收入】。
比如,双方约定保底过1亿,不管这部电影过没过1亿,发行方都要保证制作方可以分到1亿票房该分的钱。
说白了,就是发行方掏钱给制作方兜底。
不过,发行方也不是傻子,不会白白兜底,一般情况下,如果票房过1亿,发行方会拿到更多的分成。
这种玩法,发行方虽然有可能赚得更多,但风险也大。
又被动、又冒风险、还得出押金,博纳等公司一算账,反正都是赌,还不如自己直接投资,省得被过一手了。
真的,颜礼在发行这行待的越久,越觉得自己参与制作和投资院线、视频网站的重要性。
什么发行之王,说着再威风,也是在中间拼缝的,总会碰上夹板气。
除了《白发魔女传》,由范小胖主演的《墨攻》也将在11月下旬上映。
还有范小胖的新专辑《刚刚开始》,也要在12月打榜开售。
《刚刚开始》这个名字,乃是范小胖自己取的。
第一张专辑,又是加盟新东家之后,寓意着自己演艺之路和音乐之路从现在都是“刚刚开始”。
当然,还寓意了什么之路也是刚开始,懂得都懂。
一部剧、一部电影、一张专辑,再加上《杨玉环传奇》尚未杀青,以及一些广告活动、年末晚会啥的。
2006年最后这两个月范小胖得忙疯了!
不过,颜礼也没有时间同情她,范小胖忙,他也好不到哪去。
临近年末了,各家公司都要进行一定的梳理总结,然后研究明年的新布局。
外面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年终活动、会议、表彰啥的,都少不了他这个优秀青年企业家的露面。
就这么说吧,如果颜礼愿意,从11月中旬一直到春节,颜礼晚间和午间的应酬全部排满,甚至可能还得动辄赶好几个场。
即便现在,颜礼让人精挑细选,各种婉拒推脱,一个月至少有20天不用考虑回家吃晚饭。,+新?!完?本&+神?站?%? ?最t31新^a章-节°%更/??新£$?快?¢¨
颜礼现在看电视剧那些每天准时准点回家吃饭的大老板,都想骂编剧没有生活。
日子过得这么舒服的老板,要么公司破产,要么被架空了。
颜礼其实不反感应酬,他自己也经常张罗应酬。
他真正不喜欢的是,绝大部分的应酬都是无用社交,或者说用处不大,性价比和效率极差。
但因为各种原因,你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