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辞的不是黄鹤楼,走的也不是长江,但是这并不妨碍洛风感受这百多年后才有的诗中意境。
运河新凿没多少年,河底淤泥还不多,船行的很顺利。站在船头上,看着碧水长天青一色,两岸景物掠过,天边几只沙鸥,耳边是流水淙淙,此情此景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可是洛风却无心欣赏。
他正在和刘爱道打听当今道门的消息,来到这里后只听说了几个比较着名的人,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刘爱道与洛风几句交谈之下,也看出这位“仙师”的性子,见洛风想知道人间道门的情况,拈须笑道:“天下道门众多,可大致分为五派。一是虚无派,以清静无为丶抱元守真丶神游无极为修真圭旨;二是是丹鼎派,以铅汞和合丶坎离交/媾丶了命尽性为炼丹要务;三是剑仙派,以斋心守候丶炼钢神铸剑丶凌空运使丶出入无形为超脱至境;四是符箓派,以印诀移魂丶咒符拘魄丶掌握天地为济世法术;五是玄真派,以内视存想丶盗化夺机丶聚火开关丶形神归一为成仙秘诀。如今凡俗贵族除却炼丹合汞,皆好谈玄。”缓了缓又叹道:“除却这五类,还有许多兼修几道的,可即使有这么多法门,长寿之人可见,飞升之人却从未听说过。”
洛风道:“未知当世有几家山门?”刘爱道略回忆片刻,道:“自上古黄帝问道,至道祖立道门始,诸多山门来来去去,至今较兴盛的有上清派,又叫茅山宗,乃是符箓派的;又有楼观道,自号上承道祖,道门正宗,以炼丹修炼为主;又有灵宝派,奉《度人经》为经典,讲究济世度人,与其馀道门的思想差的最远;还有天师道龙虎派,传自三国张陵,乃是家族相传。还有帛家道和李家道,这两家魏晋时最兴盛,现在已经衰败了。除此之外传说昆仑玄境和蓬莱仙境也有传人于世,但只是听闻,并无人见过。大约就是这些了。”
扶着栏杆,静观船下流水,洛风默然。忽而想起一个人,道:“在长安时,我曾听说道门有个宁道奇,颇为人推崇,可观其举止却不似真道人,反倒与佛门走的极近,几为佛门走狗一般,这是何故?”
只听刘爱道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冷笑,道:“宁道奇?灵宝派的败类,灵宝派的人原本就和佛门走得近,纵使如此,灵宝门人也是心向道门,可宁道奇这无耻之徒,藉灵宝道法修道有成,却被佛门外道妖女迷了心,山门遭了大难,明明得了消息就在附近,却一心只顾讨好妖女,丝毫不顾师门养育之恩,若不是我道门的几位耆宿正在闭关,哪里由得他放肆。现在混到佛门那边,居然还敢自称是道门之人,当真无耻!那佛门更是虚伪,慈航和净念这两个地方明明只是一对叛门而出的狗男女弄出来的东西,先前不以为意放任坐大,现在剿灭不了看着有利可图居然默认了。”
刘爱道越说越气,洛风连忙打断安抚道:“不过是世人无知,道友何必生气!我师叔回山后曾向掌门回禀时说起人间道门道法失传佛门有人自甘堕落,下山前,掌门曾命我细细走访,便宜行事。如今最重要的是让世人知晓真相,莫要让人骗了去。”“道友说的有理,是我想左了。”
想到刚刚刘爱道说的剑仙派,洛风一直没听说当今道家哪家山门是练剑的,刚想细问一二,顺便问问慈航和净念的事,忽而感觉到一道气机落在自己身上,正回头间,就听到一阵呼啸声中一大片银针向着他激射过来,洛风一皱眉,左手拽过刘爱道旋身而起,右手往腰间一抹,龙泉剑落在手上,冰寒剑气铺地而开,凝成数把冰蓝色长剑悬在半空,在夜色中格外显眼。剑气流转不休,生太极的气场囊括周身十尺之地,银针飞射之势顿时一缓,丁铃当啷掉在甲板上。
电光石火间,洛风已经看到了躲藏在甲板人群中的刺客,把刘爱道往边上一放,长剑当胸一划,衣袍鼓胀,混元内力流转周身浮现出一个虚幻的太极图,剑气直射向那人,太极元气,立判鸿蒙。
那刺客在气场出现时就已经惊住了,未待反应就看到一道凌厉的剑气越过人群直接刺到身前,心口一凉就看到自己的胸前冒出点点血花,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失去了意识。洛风足尖一点,落在倒下的刺客身边,刚反应过来的人们一下子有好些人尖叫着奔回房里,其馀人只远远地观望,甲板上瞬间清空了一大片。
刘爱道虽然不通武功,但是一身养生的内力很不错。发生这样的事,还被洛风拎着到半空转了一圈,半点不适都没有,直接跑了过来,惊叹的看了看洛风,又仔细看了看刺客。
洛风冷着脸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