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一来,怀王便不好再在洪都盘桓,只能就藩鄂州。
平南王亲自设宴相送。
席间,有人对那本楚国暗舫名册十分感兴趣,怀王也大方,命人取来,打开来看,“沈云娘”“铁铮”等人的名字,赫然在上。
只不过席上人并不认识罢了。
怀王点着其中一个名字诧异道:“这里怎么用墨盖住了?”
旁边人探头去看,果然清清爽爽的名单上有个黑框,册子上也有人名是用黑线框住的,显然已不在世。这用墨全盖住的,不知是个什么缘故。
怀王又往后翻去,发现也有些名字被涂了,想找人问,可身边并没有抓个暗舫的人来。谁晓得一本汉字的人名册子还得要配翻译啊!
这册子也奇,竟规规矩矩按照姓氏笔画排名,这一页是“宋”,依次排下来,前后都是两个“王”旁的字。
怀王再仔细看,里面竟有许多重名,还没有注释,张三有三个,李四竟有六个。
当初平南王本就对这个名册不以为然,人家随便弄本假的,也没法核实,要是对方再将计就计,写几个忠臣的名字进去,反而成了反间计。
怀王翻来翻去,也看不出什么,吧唧了两下嘴,顿觉没趣,便随手将这名册扔到一边。
旁边一人道:“这‘宋’姓比那‘马’姓丶‘猪’姓就是姓得斯文些,王字旁多是美玉,想来是个斯文清秀的美人,又格外地涂了,大概是最最惹人遐思的美人了,一见那名儿就不禁心神荡漾啊!”
这明显是凑趣的话,带动席上的气氛。
有人赶紧接话,说道:“你这样一说,倒是!上回荣王来时,不有个十分宠爱的姬妾就叫宋瑶吗?听说貌若天仙。”
怀王一听,来了兴致,问:“真的吗?我怎没听七弟提过?”
那人说:“我从前是岳州军中的,岳州军都知道,宋瑶他男人死了,她寻来,被荣王瞧见,然后带走的。”
旁边有人问:“真那么美?你见过吗?吹牛吧?”
那人洋洋得意地笑道:“我还真见过。”
众人一听他这样说,眼睛都亮亮地盯过来,连怀王都十分好奇地不眨眼地盯住了他。
那人见状,挠挠头,笑道:“见是见过,不过只看见背影----不过那背影也是极美的!”
众人嘘声一片,轰然笑开了。
主位的平南王却笑得有些勉强,当年他化名宋思北,大女儿唤作宋云,小女儿唤作宋瑶。
这些年他作为异姓王,处处谨小慎微,刻意跟其他亲王避嫌,不曾想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竟不知道。
好不容易送走了怀王,平南王赶紧朝书房走去。
他将封好的信封撕开,抽出信来,用墨将信中的一句“吾儿自便”涂了,又用小字在旁边写“传言颇得荣王喜爱。血浓於水,务必温言劝解,使其回心转意。”重用个信封装了,封好,让人送去周都。
平阳郡主收到信,打开来看了,良久未语。
身边的大丫鬟白简问:“王爷信中可有什么让郡主为难的话?”
平阳郡主将信在蜡烛上点燃,扔进铜盆,平静地说:“他让我拒绝太子,嫁给怀王。”
白简惊讶,张嘴就要说话,又赶紧闭上了。
家信比战报慢,此时他们已经得到怀王收覆鄂州的消息,平南王也参与其中。显然他们家王爷在与怀王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为怀王魅力折服或者被说服,决定转投怀王。
可怀王名声实在不大好。
倒是太子看来是个谦谦君子。
而且都已经答应了太子,满京城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这如何好退信?退了还转头又嫁怀王,这不得罪死了太子吗?怎么可能善了?
可白简只是平南王府里一个小小的丫鬟,郡主的终身大事怎会因她的想法而改变?
白简见郡主迎窗站着,怕她受风,将窗子放下,看郡主站在桌前仍未动,不禁叹道:“王爷也不问问郡主想嫁给谁。”
平阳郡主闻言回过神,拿了一只最大的笔,舔墨,站直身体,在宣纸上写了三个草字:“张云楚”。
白简不明其意。
却见平阳郡主放下笔,拿起镇纸在手里摸索,那是一个墨玉的石狮子,似乎是个未成年的狮子,有几分憨态可掬的意思,瞧着威武又可爱。
她以为郡主要把字拿出来,忙伸手去帮忙。不料平阳郡主突然扬手,将那玉狮子镇纸猛地朝下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