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同时,周围一同观战浦头、弥加、慕容威、轲比能、赫兰辰等大人,同样紧皱眉头。
乌桓大王蹋顿,更是阴沉着一张马脸,死死地盯着夏军诡异的军阵。
他双目猩红,上下打量,左右扫视,眼珠子咕噜噜的,在东西南北转个不停,希望找出其中门道。
因为相比于家大业大的鲜卑霸主,辽东的乌桓,这两年可谓是过的水深火热。
好不容易积攒了些家底,结果只是单纯的一个试探,就折损了三万勇士。
如此惨重的代价,直让蹋顿这名乌桓大王,心疼的滴血...
但限于学识与见识,蹋顿眼珠子转冒烟了,也没瞅出个所以然来。
而浦头弥加等联军高层,也是紧皱眉头,各种念头,在脑海中划过,希望找到关键所在。
他们都是跟随一代天骄,檀石槐单于,南征北战的猛人,可谓是见多识广。
汉军的箭盾方阵,有枪矛圆阵,玄襄之阵,乃至雁行之阵,他们都见识过。
而南部的夏军,整体趋势虽然雁行阵类似,但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中军大阵,却是花里胡哨的,让人看的挠头。
就连慕容威这位中部人杰,也是目光沉沉,他当年在漠南,参与围杀汉中郎将田晏时,便见识过对方的雁行阵。
彼时汉军精锐兵力,不过六万人,外加后勤辅兵之类的,也不过三十多万。
但是像今日这样,百万大军,对峙列阵的场面,他还真没经历过。
虽没经历过,但以慕容威等眼光,却能看出,夏军左右两翼与中军的实力。
左右两翼,骑兵战力最强,也是追亡逐北,包围绞杀的利刃。
而郭藴中军,则是兵员规模最多,占地面积最广,从列阵环境来看,就算暂时不知其中详细信息,但无疑是三军中,防守最强的。
夏军以两翼骑兵为锋,中军阵列为盾,其战略意图,已然隐隐有所体现。
众人心中忧虑,慕容威只好将目光,转向身侧的黑袍人身上。
他放低身段,虚心请教道:“袁图先生,您熟读军略,熟悉汉家兵法...”
“且对夏军各部信息,了如指掌,可知李屠夫此阵,可有甚详细来历...”
“慕容大人客气了!”袁先生闻言,踏前一步,拱手见礼。
而后他眯着阴翳的眸子,扫视着夏军中部战阵,眉目间闪过一抹凝重。
只见南方雪原,夏军步骑合兵,整体为呈现翼形阵势,这些他高屋建瓴,一眼便观。
但真正令袁先生凝重的,是夏军的郭藴兵团,也就是鲜卑各部忌惮的中军大阵。
此中阵占地极广,其中空间比之两翼加起来,还要来的广沃十倍,几乎将雪原南部遮蔽。
战阵中,刀枪林立,防卫森严,一排排士兵,列队整齐,动静有序。
东南西北中,各有五座巍峨塔楼,矗立雪原,大军各处,还有三百六十五座望塔均匀分布,
阵型的和正中央,一杆黑底白边的夏字纛旗,迎风招展,列列作响。
“呜呼呼!”风雪呼啸,旌旗下方,兵戈林立,刀枪剑戟、斧钺戟殳,等武器森然以待,似乎要等待敌人入阵染血。
整个中军大阵的列阵方式,与传说中的九宫八卦阵,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这让袁先生,不得不摇头感叹道:“此战难矣!联军危矣!”
“嗯”和连闻言,微微皱眉道:“袁先生此言,未免有些危人耸听了吧?”
“我军百万众,战马千万匹,铁蹄洪流可遮蔽整个黄河...”
“大势煌煌下,李屠夫纵使有些小阴谋,鬼伎俩,也无伤大雅...”
“嗬嗬!”袁先生见状,摇了摇头,没有与和连争辩。
他眺望南方风雪,自顾自道:“此阵乃传说中,穷尽天地之奥妙,道出宇宙之玄奥的,九宫八卦覆天阵...”
“此番被夏军,应用于军事之道上,当有无穷变化,森然杀机...”
“十万人布阵,八十万种变化,可当百万雄狮矣...”
“当百万雄狮!”闻言身侧的浦头弥加等人,皆不由惊呼:“我等纵横大漠,据北方万里,不过盟军百万....”
“李屠夫何德何能,以区区十万兵,当百万师...”
“这...这未免有些...太过了吧...”
“哼哼!”袁先生冷哼一声,嘴角扯出一抹讽意:“此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