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营权却已经转移到各大世家手上...
魏延这是拿着本就是,世家手里的东西,反复再卖给各地世家权贵...
而这些地方上的豪强权贵,为了不被别人夺食,也为了拿到真正的正统经营名义...
哪怕明知道魏延这是在他们身上拔毛,也不得不咬牙出钱、出力、出人、出血、购买所谓的专利凭证...
因为盐铁之利,确实暴利,他们不愿意放手,更不愿意被别人买了去,最后凭空弄出一个竞争对手...
其二就是喊出皇权之下,人生而平等的口号,将大汉朝廷的口赋法,严格落实到所有人头上...
无论是皇亲国戚,世家权贵,亦或者是普通百姓,乃至家奴贱婢,皆要按正统的规矩办事,按人头纳赋...
有一句话叫,税赋是尽可能的多拔羊毛,而少让羊叫的艺术...
魏延的这第二策,就很有行为艺术,毕竟大汉朝廷的律法,大汉正统的规矩,在那摆着呢...
若是被黑衣卫中的不良人发现,有人敢在收税的过程中偷税漏税,或者隐瞒口赋不报...
对不起,不管你是高门权贵,还是底层屁民,晋阳的水牢和炼狱里,有的是大刑伺候...
在这种,高压且严酷的执行,和地方上的不良人的监察下,哪怕是世家大族,也被剥的苦不堪言...
因为世家大族人口众多,聚拢的藏匿的奴婢和奴仆,是最多的...
按人头纳税,他们这些人,家家户户都要大出血...
其三就是税亩落实,天下田,天下人耕,天下粮,天下人食,利有余,以奉不足...
严格清查并州各地田亩数量,将大汉朝廷的赋税法,贯彻落实到地...
还是那句话,这个过程,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世家权贵...
亦或者是普通百姓,皆要按朝廷的规矩办事,按大汉的律法办事...
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府库,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接济不足...
因为李信有一句话,叫一九法则,那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若按规办事,照常纳税,这些富室连阡陌,广占田地...
以及众附佃客,和奴婢景从的世家豪门,要缴纳的税赋更多...
这相当于,又从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身上拔毛,这如何不让他们肉疼...
但没办法,谁让魏扒皮头大,而且手握正统大义,和王朝律法,公平公正...
敢于阳奉阴违,偷税漏税,隐瞒不报的,基本上都被魏延,一锅的端了,甚至逃到山林当土匪了...
魏延并没有改变朝廷的旧有制度,他只是将大汉的战时律法,重新拿起来而已
其四便是借着战时法令的由头,肆无忌惮的征召兵役,逼服徭役...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将世家奴役充公,然后转化为所谓的农奴...
因为按照大汉的规矩,奴役也是有嘴巴的丁口,也是也要上赋的,毕竟最终解释权在朝廷不是...
交不起赋的家奴,通通被魏延给充为了公奴,然后转化为地方上的农奴,在屯田营里劳作...
所有的一切,包括生活所需,和生产工具,也是归州府一统分配,美名其曰为主人家,打工还债...
其五便是大肆兴建土木工程,修缮城池,扩充官道,疏通运河,乃至修堰建堤等等...
总之一句话,要将并州各地高门权贵,世家大族,乃至底层百姓...
那因为南北战争,变得躁动不安的心,甚至想要暴动叛乱,和多余的精力,全部抽离消耗...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并州内部的安稳,和夏军治下的长治久安...
可以说,到了这一步,几乎已经是世家大族和百姓,所能忍受的极限了...
但没办法,偷税漏税,隐匿奴婢,都要遭受魏扒皮的酷刑照顾...
更不要说那些与汉庭勾连,乃至跳出来煽动的叛乱的势力了,下场更加凄惨...
如今整个并州境内,可以说,有名有姓的世家大族,基本上也就剩那几家比较温顺和积极配合改造的...
至于其他跳的欢的,看不清形势的,或者是心有侥幸的,不是被剿灭,就是迁往北方战场...
只有一些机灵点的,或者实力更加雄厚的,躲进太行山的深山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