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确定敌军将会攻城之时,朱标便将李三思派了出去。1\3·1?t`x~t?.^c+o!m¢给他的任务也很简单,在津门至保定府一带召集人马,支援北平。
一旦全国各地的藩王和官吏,得知北平被攻击,都会立马救援。但是眼下各地的兵力都有些空虚,仅能自保。就算救援北平,就算掏空家底也只能派出几千人。这些人来到北平保卫战,都不够给人塞牙缝的。所以朱标就派李三思等人,携带圣旨去各地召集人马,最后在津门保定府一带汇合。三天过去了,李三思终于召集到了五万骑兵。
五万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关键是看在谁的手里,又怎么用。朱标早在李三思离京的时候就给了他旨意。
“你大军到来时,如果看到绿色的烽炮,那就证明北平虽然危急,但是并未失守。你就带着大军从侧方迂回,以机动性袭扰敌方。如果看到燃放的是红色的烽炮,那就证明北平危矣,立刻进入城中支援。”
“那如果,我没看到城中染放烽炮呢?”
“那你记得,要让大明的后继之君,为朕报仇!”
朱标说此话的时候,仍旧是云淡风轻,但是李三思却觉得自己肩膀上,有万斤的重担。不夸张地说,大明的生死存亡,也系在他的身上了。?k!a^n+s!h`u~d·i/.·c¢o?m′
李三思此刻率领着大军,许多藩王也身在其中,例如周王、楚王这些,居住的离北平不远的藩王,都已经披挂上阵。李三思知道,自己指挥大军还差些火候,于是便将朱标的安排嘱托都和楚王朱桢说了,然后让朱桢指挥大军。朱桢活动了有些僵硬的肩膀。
“寄情书画这么多年,我还真没想到,居然还能再指挥大军。不过这样也好,就当是活动活动筋骨了!为了大明,为了皇上,将士们,跟我冲锋!”
五万大军从北平城侧面而过,直奔蒙古军队的重军杀去。
“不好啦!我军前方突然出现大明骑兵,数量最起码有五万人,来势汹汹,现与我军距离已不足五里!”
“北平城的外围已经沦陷了,没想到大明居然还有骑兵能参战,我倒是小瞧这个大明皇帝了!马上击鼓传令!士兵们上马,与大明骑兵正面交锋!”
骑兵的速度飞快,一眨眼的时间,朱桢等人就杀到了蒙古中军,因为是突袭,许多蒙古士兵还没来得及披甲上马,一时间损失不小。
“不要慌!马上列阵!举盾!放置栅栏绊马索!叫攻城的大军立刻回援!”
哪怕阿鲁台和马哈木此刻再不愿意,也得把负责攻城的大军喊回来,形成规模的骑兵冲杀起来,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x\i-a.o?s\h-u?o!h-u!a·n?g¢.^c?o′m,
朱桢见到敌军已经列阵完毕,于是当即下令。
“撤!”
朱橚看了他一眼。
“六弟,现在就撤?我们可是有五万骑兵,应该还有一战之力吧?”
朱桢却是摇了摇头,说了自己的理解。
“我们的五万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想要全歼敌军是不可能的,眼下只是因为敌军来不及准备,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以骑兵对骑兵,那时候战局就不利于我们了。我们现在的目标应该是袭扰,而非守城和杀敌。只要能拖延敌军的攻城进度,那就是对皇上和北平最有力的支援!”
朱橚也点了点头。
“好!你打仗在行,听你的!”
“哈哈哈哈!我这水平在大哥和四哥面前也不够看,不过对付这帮蒙古人还是足够了!大军听令,全速撤退!”
蒙古骑兵刚刚上马,摆好架势,人家就已经一溜烟地跑没影了,气得阿鲁台跳着脚地骂。
“这帮无耻的家伙,居然不敢跟我们正面决斗!要是被他们拖延下去,那攻城进度就要大大降低了!我敢断定,我们一攻城,他们就会从背后出现!”
马哈木也是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大明还真的是人才辈出啊!这支骑兵的统帅一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人,他能把手中的五万骑兵,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不可小觑啊!”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任由他们来去自如吧?我们可只有十天的时间啊!”
“你不必惊慌,我们的五万大军这两日不也快到了吗,现在先抽调一支五万人的骑兵,防止他们的侵袭,等援军到了,我们依然是占优势的!”
阿鲁台无奈叹气。
“眼下也只好这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