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汉末小人物 > 第265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 一

第265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 一

北方骑兵到了水网密布的江南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天\禧?暁^税+王^ ?追¢醉¨鑫?彰*劫?不穿铁甲对射吃亏,船上穿铁甲就是找死。本来没有射中要害,失了重心落进水里浑身铁甲就成了要命的绞索,会游泳也不好使直接沉底淹死。

接舷跳帮短兵相接还是吃亏,穿铁甲怕失去重心一动不敢动,对方可不怕落水,水军赤膊上阵盾牌短刀猿腾猴跃,打不过跳进水里还是人家天下。

水战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双方使用的弓箭不同,水战用的弓箭是竹制的软弓,制作的非常大几乎等于普通弓的两倍有余。这种软弓射击频率快箭矢重量轻,主要突出射程优势,利用密集的远程抛射杀伤敌军。

曹操自认幸运眷顾荆州士族选择投降,接收了荆州水军有了作战底气,水陆两军合在一起足有十二三万,营寨绵延几十里,防火准备充足就算偶尔有东南风也不怕。而孙刘联军还不到五万人,就算有制江权又能怎样?

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阻碍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旧日的腐朽必将淘汰,崭新的时代必将开始。

人民忍耐的太久,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底层抗争失败,那就换成社会的中层来接力,这一战是寒门与豪门的生死对决,胜利一方将决定中国未来几百年的大势走向。

老天似乎故意给人间平添苦难,建安十三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刘琰孤零零守在黄白城,在灾民中间,用那一点点可怜的物资跟着百姓一起苟延残喘。

唐翔尽最大努力让弘农的物资按时抵达,也算给这冰冷的世间带来一丝人情味。夏侯惇终究没有西进,可南方的战报却让关中人不敢一刻放松。

孙刘联军和曹操在赤壁对峙,全国的目光集中在赤壁战场。曹军数量多孙刘有制江权原以为双方的日子都不好过,然而捷报一封接着一封,一会儿说曹军用连环战舰夺取制江权,一会儿又说破解周瑜的火攻战术,表面看孙刘联军似乎马上就要撑不住。

南方战事结束之时就是夏侯惇西进之日,前方越是顺利关中人就越紧张。猜疑链已然形成就无法解开,越紧张越不敢率先撤离,就怕撤离时对面抽冷子杀过来。?零,点′看*书` ·哽*鑫~最*全`

现在反倒处于一种微妙的平静,朔方、凉州、河东这些军队谁也不敢贸然行动,生怕牵一发动全身,打破平衡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民间遭灾百姓疾苦,权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不是冷血心肠也不是不想救灾,而是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完成。国家历经动乱基础弱底子薄,北方粗定正值百废待兴的关键期,天下到处都有困难可不是只你一家活不下去,全国上下一盘棋总要统筹安排有个先来后到。

管理一个国家哪有那么容易,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调料不多不少,火候恰到好处,讲究一个安稳,突出一个和谐。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和谐安定是大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什么事都办不成。大家苦一苦,紧一紧,等国家抽出手来一定会作出妥善安排。

国家这么大事情这么多,不能什么事都责怪权贵,权贵同样一脑袋两条腿,无非能力比普通百姓卓越,贡献比普通百姓多而已。权贵们撇家舍业熬精费还不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淇园的冬景不算好看,弘农夫人忧国忧民的心情日甚一日,吃不香睡不好,连自由的空气也不再香甜。

想到几十万灾民在受苦,自己又怎能安然享受荣华富贵?悲天悯人要从自我做起,每餐从三十六道菜锐减到区区八菜一汤,艰苦朴素的生活看的牧子黯然垂泪。

低头时一根白发正好落在盘中一条鱼上,弘农夫人拾起银丝长叹一声:“凉了。”

牧子眼神扫过,侍女立刻将满桌菜肴全部更换一遍。

眼前人影不断晃动,菜肴一样一样重新端上桌,弘农夫人轻轻放下筷子眼神满是哀怨:“每每想到百姓食不果腹,我这心啊。。。。。。”

牧子噗通跪下,带着哭腔劝道:“主子是百姓的父母,是百姓的天,您愁坏身体百姓还能依靠谁?”

“我岂能不明白道理。”弘农夫人看向眼前一只金扣碗,辽参炖飞龙泛起片片油花:“下次简单弄些雉鸡大雁就好,毕竟是贡品有僭越之嫌。\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

牧子膝行几步在次叩首:“您诸事缠身难免忘记小事,且放宽心此物并非贡品,是刘镇北特意送来孝敬您,刘镇北嘱咐奴婢。。。。。。”

“行,我知道。”弘农夫人不想听到刘珪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