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汉末小人物 > 第142章 打跑曹操,危机解除

第142章 打跑曹操,危机解除

建安八年三月,轰轰烈烈的邺城会战落下帷幕,河北八万大军对战曹操两万五千,曹操战不利,全军退回黎阳休整。

此战无论规模还是取得的成果,对于袁氏三兄弟来讲都是空前的,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能是绝后的。

此战一举扭转了官渡之败以来袁氏阵营的种种颓势,为今后取得更辉煌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战役基本摧毁了曹操速胜河北的奢望,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不足,重新调整自身阵营内部的架构,甚至对于以往的政治举措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弦更张。

的这次胜利不仅是袁氏的胜利,也是河北士族的伟大胜利,河北士族以无比巨大热情,给前线空前规模、源源不绝的人力和物力支援。

袁尚曾深情并形象地讲过,邺城之战的胜利,是本朝广大特权阶层身体力行指引百姓,用推车,一步一步推出来的!

此战五校营和邺城守备军没有参战,袁谭战损几乎可以不计,曹性和郭援两人的伤亡比较严重,剩下战损全在河北义勇,几乎可以认定是河北义勇热血死战逼退了曹操。

别看河北义勇打的激烈,其实战场上死亡的不多,战后统计主要是轻重伤员数量庞大。

袁尚回到邺城,首先以大将军名义发布命令,第一条,所有战俘全部活埋,搜出来的值钱物件一律归个人所有。

第二条,宣布帮助曹操的河北民夫为叛徒,责罚也好,勒索也罢,全交给河北义勇负责抓捕问罪。

打起仗家里的存粮都给当兵的征走了,为了养家糊口才做民夫,一般没人真去计较老百姓帮助过谁,袁尚纯属出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让河北义勇下乡搜刮发财。

取胜就该得到好处,命令下达后河北义勇惊喜万分,欢声雷动纷纷夸赞袁尚有担当,为了大家得好处甘愿背负骂名,如此英明的主公到哪里找去?

此战没抓住多少曹军战俘,跑不掉的都是伤兵,露宿野地连日挨冻少食更加虚弱,时常有冀州义勇来营地打骂战俘取乐,稍有不满直接揍死。

杀俘命令下达次日,冀州人将伤兵带出营地,用粗绳子将一群伤兵串成一排,当着面挖好了坑,一脚踢倒一个,其余的跟下饺子一样全掉进坑里。

知晓了命运也没有力气反抗,紧闭双眼安静的等待浮土一锹一锹甩下去,张开大嘴奋力吸进最后一口空气,生命便消失在黄土里,临了义勇们还要在表面跑步踩上几圈。

允许人家勒索不代表抵消抚恤,袁尚在战后抚恤上犯了难,本想掏空邺城来个人人有份,实权将领纷纷反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大家高兴了以后怎么办?

袁谭姿态很高,表示愿意拿出青州赋税一同抚恤,当即遭到袁尚反对,其实袁谭就是做个姿态将袁尚架在火上烤,他压根儿就没有这么大本钱。

大哥终归起了高调,袁尚逼的没招,大手一挥散空资财,大钱都花了小钱也就不在乎了,邺城天天摆酒庆祝,到处笙歌艳舞。

最近刘琰心情不好,总是一个人跑到空荡荡的俘虏营发呆,有时候盯着枯树枝,有时候瞅着黄土包,每次都是半响不动,也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主公做的没错。”郭援坐到一旁,顺手递来一杯清水。

刘琰喝了口水,想了想又皱着眉叹息:”我哥心狠手辣,也没见他杀俘虏,更别说打劫老百姓。“

“那不一样。”郭援摇摇头继续开口:“刘校尉心里只有军人,没有老百姓。”

刘琰啊了声,不太理解这话从何讲起。

郭援咧着嘴苦笑:“没有什么是非黑白,您明白这个道理。”

战场受伤基本活不长,不是无法医治,小兵的命不值钱,军阀宁愿让伤兵自然死去,也不愿意在小兵身上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治好了也没用,父母妻儿都在河南,不会真心给你卖命。别以为喊几句动心的大义口号,人家就会泪流满面发誓效命,这都是假的。

小兵可不是将领,字都不认得,只懂亲情没啥理想,只有那些自私的、坏透的人,才会为了活命,为了财物不顾爹娘,抛妻弃子。

你要顺风顺水还好,指望没有良心的人和你共患难渡难关,这种人不能用愚蠢来形容,纯粹是脑子进水,乱世中谋杀主将,阵前反水的事还少吗!

袁谭对老百姓好不是因为心善,那是为了对抗青州不老实的本土士族,袁尚靠着冀州士族才赢得胜利,自诩士族利益的代表,讨好士族自然要牺牲老百姓。

没有任何约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