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重回1974 > 035

035

可惜杨露并不想在学校当老师,所以婉拒了老师的好意。

临近毕业,杨露手头上的客户已经有二十多家了。

今年年初,京市第一家个体户餐馆已经挂牌营业。

杨露也趁机用存款买了一间小房子,里外收拾了一下,用来开药膳店。

周禹知道后,过来帮着她跑手续,省得她又要忙毕业的事情,又要分神去弄药膳店的琐事。

这几年,杨露也习惯了周禹的陪伴,一开始因为周母的事情而选择疏远周禹,慢慢也就放下了。

有周禹的帮忙,的确省下了杨露很多时间。

拿到毕业证后,杨露就一心扑在了药膳店的生意上面。

原先杨露要兼顾学业,所以老客户们给她介绍生意,她认为兼顾不到,拒绝了一些。

现在她毕了业,时间充裕,就可以接纳更多客户了。

随着改开,许多政策都放宽松了,个体户也越来越多。

比起其他餐饮丶小吃的店,杨露的药膳店地址可以说十分隐秘,不是常来到人都找不到地方。

别看杨露的药膳店平时没什么人上门,但经营的都是老客户,以及客户之间相互介绍的生意。

药膳店每个月的收入都不少,但门店一直没换过。

这几年下来,杨露手头上也积攒了一笔不菲的积蓄,勉强可以买下一座小四合院。

杨露则打算再等两年,要买就买个大一点的,到时候前面找人装修一家,弄成药膳店的门店,后院就自己居住。

五月份的时候,周禹刚过了二十五岁生日。

看着儿子跟杨露迟迟没有进展,周母是急在心里,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鲁莽。

她特地把儿子叫回家,跟他仔细长谈了一次,意思就是催他早点成家。

对於这事周禹自然是上心的,但是他跟杨露始终都是保持着朋友的关系,他怕贸然开口,会影响俩人现在的关系。

谁知道周母听了这话,直接骂他傻。

同样身为女人,周母肯定比周禹要了解杨露。

如果杨露真的对周禹无意,不可能让俩人保持着这样的距离这么多年,周母鼓动儿子去跟杨露直说,说不定就成了呢。

周禹被亲妈鼓动,找了个机会跟杨露坦白了自己的心思。

杨露其实很早就知道周禹对自己有意思,早几年她的确没有方面的想法。

这几年她身边不是没有其他人想试图靠近,她都果断拒绝了,从始至终都陪在她身边的只有周禹。

她想自己或许大胆一些,尝试走进婚姻。

她不会成为王四姐那样的母亲,周禹也不会是她父亲那样的人。

杨露想起去年过年回江昌时,田素芝碎碎念的催促,着急她的终身大事。

田杏的儿子都三岁了,田素芝不着急上火才怪。

虽然她没有亲生父母缘,但却拥有了田素芝一家胜似亲生父母的缘分,已经足够了。

杨露有些释怀,对着忐忑的周禹,点头同意了他有些笨拙的求婚。

俩人的婚事水到渠成,杨露几乎没有怎么动手,所有的事情周禹都一手包办了。

酒席摆在江昌,杨露的亲朋不多,除了田素芝一家外,就是田杏跟她丈夫以及卢宁。

其他大多都是周禹那边的亲戚,周母也特地从京市赶过来参加,尽管碰见老熟人有些尴尬,但为了儿子,周母还是忍着酒席结束才离开。

王四姐那边也从田杏那得知杨露要结婚的消息,母女俩几年没联系,就跟断了交似的。

这次杨露结婚,王四姐没到场,只让田杏给杨露带了一套新买的衣服。

别说杨露了,就是田杏看见这抠搜的态度,都忍不住变了脸色。

王四姐好意思给,她还不好意思帮她送呢。

最后田杏没帮这个忙,等酒席结束,却跟杨露说了这件事。

杨露脸上看不出伤心,她早对王四姐没什么期望了,这辈子俩人就这么着吧,各过各的,谁也别打扰谁。

婚后,周禹和杨露就回到了京市。

药膳店那边招了两个帮手,都是杨露同校的学弟。

客户增多后,杨露就不太能兼顾上门了。

她干脆改了方式,直接在自己药膳店里做好,然后让店员挨家送上门。

婚后半年,杨露怀孕了。

她没有料到这个孩子会来的这么快,所以看到检查单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