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姐妹出去玩。
结婚之后,基本都跟陈有志在一块儿了。
陈有志性格务实,婚后从来不说带她去看电影什么的,偶尔放映员过来厂里放电影,俩人才凑热闹过去看一场。
等孩子生下来后,就更别提了。
田素芝看见儿媳妇的眼神,想了想说:“等过阵子,咱们全家一块儿去出去好好玩一天。”
儿子的腿虽说能走路,但不能走太久,大多时候还得辅助拐杖。
经历这一遭事,田素芝对管芳这个儿媳妇也多了几分感激。
换了别人家,要是男人出了这种事,下半辈子有可能瘫在床上,媳妇怕是早就嚷嚷着要离婚了。
可管芳从始至终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一直忙前忙后,操的心半点不比她少。
田素芝记着儿媳妇的好,加上这会儿也没了工作,干脆就一心带着孙子孙女,把家里的事都料理好。
不用像以往一样,管芳下了班,还的回来搭手干活。
管芳知道婆婆的好意,也没推辞,笑了笑说:“那干脆等杏儿下次来,大家夥一块儿,人多热闹。”
田素芝笑容就更满意了些,至於儿媳妇根本没提女儿陈燕,田素芝也没说什么,说到底还是这回女儿的做法伤了她的心。
晚饭很丰盛,田素芝一个劲儿的让杨露多吃点。
这顿算是感谢杨露在陈有志调岗中的帮忙,只是有些话说多了显得假,但这份人情,陈家都记在心里。
杨露来陈家来的次数多,跟两个小家夥也混的熟了。
她吃的差不多饱,见管芳和田素芝光顾着喂孩子,自己都没怎么吃,就把没吃饱的小的接过来喂,好让俩人自己吃饭。
晚上杨露也就没回职工宿舍,直接在陈家睡下。
陈家有个空房间,原先陈燕没出嫁的时候,一直是陈燕的房间,偶尔田杏进城,就让田杏跟陈燕住一块儿。
等陈燕嫁了人,房间就一直空着,只有田杏要来之前,田素芝才会收拾出来。
可自打杨露认了干亲后,房间一直都收拾好的,要不是杨露执意要住职工宿舍,田素芝都想叫杨露住在家里。
次日,除了田素芝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其馀人吃过早饭,都出门上班了。
陈有志腿不好,陈父就骑自行车带他一块儿,刚好父子俩又是同一个部门,能帮忙照应。
陈父是五级钳工,在维修部算是老师傅了。
陈有志原先虽然没接触过,但父教子,总比其他人要更用心更仔细些,所以陈有志也学得很快。
慢慢陈有志的腿也能走些路后,就开始跟着陈父下车间。
多数时候,陈父有意锻炼陈有志,都是让陈有志动手,他在一旁指导。
陈有志进维修部一个月时间还不到,就比一般的学徒进度要快得多。
这天,陈父刚下车间,三车间那边就通知派人去修机器。
维修部的师傅们刚好都出去吃饭,剩下几个人全都是学徒。
因为陈有志之前跟着陈父去过几次三车间,对方对陈有志印象比较深,就说让陈有志先过去看看。
这会儿正是饭点,车间纺织工人交替出去吃饭,所以没那么多人。
陈有志来到出问题的机器面前,先检查了一遍,确认问题出在哪里,就开始上手拆零件。
田素芝原先就是车间的纺织工,干了多少年,附近几个车间都认识她。
对於陈有志这个儿子的事自然也清楚,原先也是车间工人,后来出了事,也不方便再干重活。
现在被调去维修部,跟着陈父后面做学徒。
只不过学的时间不长,所以旁观的工人见状,不由担忧说:“有志,你真会修啊?要不还是等你爸过来看看,这么贵的机器,可别给弄坏了。”
到时候耽误她的工作进度不说,要是被陈有志给弄报废了,那可麻烦。
陈有志被人质疑也没有生气,而是好脾气的冲对方笑了笑,“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机器里的小零件坏了,重新换一个就好了。”
他这么一说,别人也不好再劝他停手。
陈有志虽然是个大男人,但干活向来细致认真,哪怕是修个机器,也是仔仔细细的,不像维修部另外几个学徒,丢三落四的,刚拆的螺丝,转头就忘记扔哪儿了。
机器还没修好,吃饭的工人就回来替换了。
“荣荣,你回来的正好,你在这儿等着,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