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饮福记 > 第69章 你我皆凡人,走不出贪嗔痴怨-3

第69章 你我皆凡人,走不出贪嗔痴怨-3

全,再不愿成为二人间的阻碍。

韩平北却笑嘻嘻道:“合适!我跟父亲、跟绯然姐都说了,你年少没经验,又吃了太多苦,更需要人照应,才能尽快从过去的阴霾里走出。所以他们都没意见。”

“……”

花绯然爽朗仗义,韩知院冲着沈相也有心照拂。于是,秦小娘子的凄惨往事,成了韩平北无往不利的通行证?

真够无耻的,无怪沈惟清动不动就耍些小手段教训这小子。

阿榆叹了口气,问:“沈郎君去户部做甚?难道这案子和户部有关?”

韩平北也有些纳闷,“没听说鲍家这案子与户部相关。难道看着乔娘子的案子快结了,所以接手了某个新案子?”

阿榆忽想起沈惟清承诺自己,会帮她查乔娘子案、查八年前饮福大宴的旧案,不由眉眼沉了沉。

原来,就是帮她查而已,并不耽误他同时接手别的案子,借别的案子积攒功绩和资历。

------

户部修造案隶属三司门,掌京师城建、修茸等事,州桥若有修理之事,自然也归其管辖。

因沈惟清问起,户部判官将刚找出的一份记录递了过去。

“沈郎君请看,某没有记错,十二年前,这桥曾出过一次事故,运往大内修葺宫殿的石柱在桥上撞击后摔落,把桥体砸出了一处豁口。当时北边正在打仗,库银匮乏,此处豁口也不算大,并不影响通行,所以并未立刻修葺。”

沈惟清闻言皱眉,“州桥是宫中出行必经之要道,关系一国体面,修一处不大的豁口,能花多少钱?”

户部判官叹道:“沈郎君有所不知,当时国库吃紧,花钱的去处多了,稍有动作就能引来御史的口诛笔伐。”

“后来呢?”

“后来曾有过一起孩童钻到附近玩耍跌落河中的事件,幸好被桥下经过的小舟所救。可能是这件事触动了某位善心人,第二日楚王便遣人拿来一笔钱,说是代一位善心人捐赠,用来修葺天汉桥。”

“善心人?未留姓名?”

“未留,但楚王肯代为出面,应该和楚王熟识。”

“和楚王熟识……”

沈惟清无奈叹息。

户部判官也跟着一叹,“楚王便是记起这人,也作不得数。楚王他……已不是楚王了。”

沈惟清轻轻阖上记录,“我明白。”

大皇子楚王,乃官家之长子,有疾在身,或者说得更明白些,患有疯疾。若在自家王府发作倒还罢了,他偏偏在一次宫宴后发作,纵火烧宫,害了数条人命。官家惊怒,将其幽禁于楚王府,命禁军严加看守,算来已有八年多了。

若是楚王转手捐赠,后续修桥之事,必定有所干预。那两行字是谁所留,因何而留,他多半是知情者。

但以楚王目前的境遇,沈惟清也无法轻易前往探视。

天家无小事。若是疯得厉害,说出些什么不该说的话,不小心听到的那位,官位到头还是小可,怕就怕性命也到头了。

他边思忖着求问楚王的可能性,边向户部判官告辞时,判官忽想起一事。

“对了,那个被救起的孩童,指不定沈郎君认识。”

沈惟清怔了下,“我认识?”

“她叫秦萱,是当时的太官令秦池的次女。”户部判官怜悯一叹,“说来也是可怜,幼年时逃过一劫,成年后还是……”

那孩童,竟是阿榆的妹妹?

沈惟清对秦萱的印象更模糊,一时也勾勒不出阿榆这妹妹的形象。当年捡回小命的女童,隔了十余年,还是被烧作一具面目难辨的枯骨……

阿榆游州桥后心绪转变,难道是因为州桥让她想起了妹妹秦萱,或秦家相关的往事?

可即便州桥让阿榆想起了秦家的和谐欢愉,如今秦家已毁,又怎会让她忽然间心情大好?

沈惟清似乎有了些头绪,又似乎更迷糊了。

刚走出三司门,卢笋第一时间冲过来,脸上的神情一时也看不出是讨好,还是讨打。

“郎君,秦小娘子去查案了!跟韩郎君!两个人!孤男寡女!进了一辆马车!”

沈惟清一眼看出他的小书僮眼底晶晶亮的东西,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乐呵。

他确定这小子真的很讨打。

他慢悠悠唤道:“卢笋。”

“嗯?”

“前儿有人找我,要给你做媒。”

“啊,哪、哪家的小娘子?”

“你二姨妈的三侄女儿。”

“谁?”卢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你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