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这份录音十分讲究。
江寒反覆听了多遍,而后第一次明确又笃定的认为林振东绝不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小混混能。
他从王成背后不动声色的走出来,一定的站在那儿好一会儿了。话也都听的差不多,才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出来。
那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录音的?
如果想把王成塞给警察,基层派出所肯定是不行的。他自己都说了,连警察都要给他端茶倒水。再往上走,才有认真办案追究的可能。但认真有多面,证据的审查上也不会疏忽。而剪辑过的录音是不能被当作合法证据使用的。
王成并不是一开始就看不起江寒的,相反,他的话语里甚至透着几分对江寒的赏识,而这种赏识,恰恰证明江寒跟他是同一条路上的人。
江寒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林振东无法确认他到底有没有参与贩/毒。如果录音里有王成对江寒的含沙射影,那最后追究起来,他也免不了被调查。
怎么才能让一个完整的录音只存在他想要的内容呢?
江寒若有所思的摸着自己的手机,开始回想昨天的一切。
一个人摸索出另一个人的性情需要多久?王成算是性格明显的,林振东有几分把握激怒他?又让他在情绪上失控?
这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见过多少,才能预判他每句话能引起的后果?
录音开始的时候,林振东正被王成踩在地上,他怎么避过那么多上眼睛,在挣扎中准确的打开了录音,又用一个眼神向江寒传达了自己的意图?
江寒深吸一口气,把手机锁在了抽屉里,然后出门了。
接下来几天,风平浪静。相比起一开始想要立功的冲动,林振东反而平静了不少。
没见过死亡才能扬言说不怕,当时王成要给他拔牙的时候,他真怕江寒不站出来。整个过程中,说没后悔是假的。
现在他心里对大难不死的庆幸使得他不是很在意是否能被真正的赏识了,作死过一回,才想平淡活着。
江寒将近一个月不在朝渡。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也没有联系林振东。就在林振东就要把这个插曲抛之脑后,继续自己朝九晚五的生活时,王成完蛋的消息突然传来了。
王成是这一带的地头蛇,难办。但这次是市局缉毒队直接出动,动静很大,直接全盘抄家。
林振东和其他看热闹的人一样听着消息,而后自己到角落里抽了根烟。
他的一个录音能在最后定罪中起到多大作用?其实没多大。口供不能单独作为犯罪嫌疑人定罪的证据,更何况这连口供都不是。但他的录音就像导火索,像划开黑暗的一个亮孔。
警方真的相信灰色地带一片太平吗?除非他们是傻子。就算基层警方和他们同流合污,王成的势力也不至於让市局都为他打掩护。那这么多年,为什么上级警方不调查?这里面牵扯太多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不是普通人能看清的。
但这录音像是匕首,生生把警察叔叔逼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他们可以不查,然后说没证据,但如果证据自己跑到明面上了,那么再想否定就是要命的事儿了。
大难临头各自飞,就算市局有和王成通气儿的,到这个节骨眼上,自己都大言不惭的承认了,谁还愿意冒风险保他?杀人灭口保自己还差不多。所以只要查,就没有罢休和划水的可能。
录音里他全程被凌虐,除了痛苦听不出别的声音,而王成的话,把他和江寒的关系交代的清清楚楚,他的狂妄也正好替江寒洗清了所有嫌疑。林振东在王成嘴里是个小喽罗,在所有听到这段录音的人眼里也是一个小喽罗,谁能相信这是个被踩在地上的人一手设计的?当然是江寒,他想一手扳倒王成,才会在他打人的时候偷偷录音。
林振东就这么浑水摸鱼,不动声色的逃过所有人的眼睛,成了那只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黑手。
一支烟抽完,林振东继续去工作。
别人的大起大落通常只是谈资,引起一些相关人士短暂的伤春悲秋。两天过去,王成本人,包括他曾经的一切,都成了众人心里的过去式。
也就是这个时候,江寒回来了,时隔两个月。
他先对酒吧做了一次大的整改,一来是应对政府对特殊产业的严格要求,二来是吸取王成的教训,规范营业,不要被人无中生有。
江寒重新雇了些人,把明显年纪不够的童工都辞了。还有些黄色产业,也都停了,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