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1979我的年代生活 > 第233章 吃一顿,少一顿

第233章 吃一顿,少一顿

宁伟回到一号包厢。

列车越来越向北,到了晚上车厢内有些冷。

宁卫东抖开被子靠躺着,听车厢里的广播。

再过一会,到十点硬卧那边会熄灯,软卧车厢则是自己控制。

王叶起身去洗漱,也准备休息。

宁伟爬上了上铺,悄咪咪的躺下。

……

第二天一早。

宁卫东六点就醒了,火车已经进了吉省。

窗外入眼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收割完的田地,只有在极远处才能隐约看见起伏的山峦。

宁卫东醒了也没起,上了一趟厕所,又回来躺下。

还有两个多小时就到哈市了。

能明显感觉到,这边的天气是真冷,气温至少比京城低档十来度。

又过一会儿王叶也醒了,下意识紧了紧身上的被子,看见宁卫东睁着眼睛,问道:“快到了?”

宁卫东“嗯”一声。

不过抵达哈市只是第一步,从哈市到速联的伯力直线距离仍有八百公里,实际路程还要更长。

这也是没办法,有些时候地大物博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

宁卫东问道:“这边都安排好了?”

王叶道:“放心,我们下车后在哈市停留一晚,明天坐火车走黑河,进入速联境内,再往东,去伯力,现在叫哈巴罗夫。”

宁卫东应了一声,他不知道王叶为什么这么安排,如果按他的想法,直接往东,走牡丹,过绥芬,先到海参崴。

因为那位张主任的老友,卡得罗也夫目前就在海参崴。

不过按王叶的行程走也有好处,从黑河出去,可以顺着鲜卑利亚铁路的东线一直走,先到伯力再到海参崴,有机会看到更多东西,理论上来说对宁卫东完成刺探部署的任务有益。

但也只是理论,实际上坐火车走马观花能看出什么。

至少宁卫东没指望这个。

不过还是那句话,不是原则问题宁卫东不想,也没必要跟王叶拧着来。

这种沉默并不是软弱,而是让自己在关键时候发声更加铿锵有力。

到时候只一句,“一路上都听你的,这次听我一回怎么了”,王叶都不好回嘴。

两个小时很快。

列车抵达哈市,缓缓停进车站。

宁卫东等人在下车前都加了衣服。

黑省的冷对于外地人来说是无法描述的。

这时候气温比后世更低,城市里没那么能散发热量的汽车。

哪怕今天才十月一号,宁卫东从车上下来,都感觉迎面一股凉意。

跟王彩霞道别,几人从出站口向外。

一眼就看见有人举着一张大纸壳子,上面用黑笔写着王叶的名字。

王叶上去跟对方握了握手,简单说了几句话,几个人就跟上对方,来到马路边坐上一辆小客车。

宁卫东穿越前来过哈市,胡八一和宁伟都是第一次来,看着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两人有些眼花缭乱。

胡八一的表情管理更好,没像宁伟表现那么明显。

十几分钟后,汽车停在招待所楼下。

这里是一栋四层的俄式建筑,外表是水泥灰的颜色,带有繁复的装饰,还有教堂般的尖顶。

从车上下来,走进招待所的大门,接站那人跟王叶一起,到前台跟工作人员交涉,拿到房间钥匙,随后来到二楼。

一共开了三个房间,王叶自己一间,剩下宁卫东和宁伟一间,胡八一、李培中一间。

住下之后,接站那人就走了。

王叶把几个人叫到一起:“今天住一宿,明天早上五点的火车,晚上早点休息,白天没什么事,可以到外边走走……”

对于这些安排,宁卫东自无不可。

完事王叶回了自己房间,李培中说要去看一个老同学,也单独走了。

宁卫东跟胡八一道:“老胡,你带小伟出去看看,领略一下东方莫思科的风情。”

胡八一点头,宁伟脱口想问宁卫东怎么不去,却立即反应过来,宁卫东必定有事,又把话咽回去。

等两人出去,宁卫东先到卫生间拾掇拾掇自己。

招待所的条件不错,房间里有卫生间,卫生间里甚至有泡澡的浴缸。

火车上条件有限,一早上就是简单洗漱一下。

卫生间里,打开水龙头就有热水,宁卫东仔细刮了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