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 > 第214章

第214章

几位为首的相公彼此交换了眼神,确认朝中最近没有什么劝进禅让的异动,便伸手将奏折拿起,一眼便望见了那什么“感沐圣德、恭献农具”的马屁。几位重臣仔细打量几行,脸色便变得相当古怪了。大家都是在朝中混老了的人精,抬一抬屁股都能猜出这个上书的小官是什么意思,无非借此博取宠幸。但齐王将此疏明发都省,用意也是昭然若揭了——只要相公们按旧例批一个可,齐王便能顺水推舟下谕褒奖,甚至额外再赏赐所谓“债券”的名额;届时有此垂范在前,恐怕在朝四品以下,都要倒入齐王的怀中了……

为首的大相公抖了抖黄麻纸,忍不住嗤笑出声:

“营营青蝇,营营青蝇!”

其余相公们立即露出了微笑:这是《诗经》小雅中的青蝇篇,以群聚群散的青蝇譬喻逐利往来的小人,用在此处着实恰当不过;也可见这些浊流小官实在粗鄙,不能与都省中的诸位君子相较。彼此含笑感慨完毕之后,大相公还是饱蘸浓墨,在黄麻纸上工整画敕。

——吐槽归吐槽,相公们可犯不着和满朝的臣工计较。

画敕完毕之后,宰相刚要拿起红绳捆好公文,几页奏折中却又滑出一个小小的纸方。一个眼尖的大佬伸手捡起,拆开之后上下一扫,却微微一愣:原来这纸方是齐王属官所写的夹片,专门议论的便是这“请献农具”的奏折;夹片里当头便开始恭维主子“圣德巍巍、教化万方”,所以才会有朝廷命官被仁德所感,自愿贡献农具;歌功颂德以后,这位属官笔锋一转,却又指出圣主治世下小小的缺憾,说是现今天气多变风雨伤人,长安郊外的农夫却贫苦以极,乃至于竟无蔽体之衣,大损盛世的颜面;外加都城以内多有被主家驱逐后流离失所的仆妇,见之触目惊心。

铺陈完这一段凄惨的实情后(当然,夹片极为含蓄的将锅全甩在了北朝历代先帝头上),属官笔锋一转,却又提出解决思路。他建议朝廷将城中无家可归的妇女尽数招来,租给纺车丝线供其织布为生;再统一采买织出的布匹,赐予农民裁制衣裳。至于布匹的费用,则可以在夏税中抵销。此所谓“以织兼抚,两难自解”。

当然,这主意提出来不难,最麻烦的却是纺车丝线该从何而来?夹片中拉拉杂杂说了大半段,中心思想却只有一个:既然齐王躬行仁义、劝农重耕,就能感动得诸位臣工自愿奉献水车;那只要振臂一呼、晓以大义,那百官自然踊跃奉献,区区纺车,不过小事。

宰相们仔细看了遍,不由眯了眯眼睛:感化不感化他们当然决计不信,要是往日有人呈上这样读圣贤书读入了脑的白痴奏折,怕不是早就被丢进了垃圾堆。但齐王将这夹片附带于后,用意却似乎颇为明显——在京郊有庄园农具的官员毕竟是少数,若按这个分配债券,难免有不公的疑虑;但只要家里养着几个织娘,那多出的纺车想必是不少的……

沉吟片刻之后,宰相终于还是落下笔墨,轻轻画了个敕。

对了,自家的纺车,似乎还剩不少吧?

·

杜衡清了清嗓子,翻开了《史记·范雎列传》。

这几日以来,除了照常的翻译文字交代丹药的来历之外,杜衡还被额外分配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给每日麻木不仁静坐不语的萧绚诵读书籍,据说是可以“刺激神经”、“有益恢复”。

当然,为什么读的都是什么勾践、豫让、孙膑之类装疯卖傻的事迹,那就实在不足以为人道了。

他仔细看了一眼折痕,顺着昨日的标记就开始读了下去:

“……箕子、接舆漆身为厉,被发为狂,无益于主。假使臣得同行于箕子——”

一句还没读完,他突然听到了一声不耐烦的冷哼。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4-10 22:18:47~2022-04-11 22:40: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南雀飞枝头 50瓶;鲤鱼鲤鱼跳龙门 24瓶;利维坦、知之知 10瓶;范菲 5瓶;风扬、娃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2章 五星

杜衡顿了一顿, 终于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书。

在他对面是盘膝坐着的萧绚,披头散发、神情漠然, 只不过被医生按着标准食谱养了快要一个月, 整个人由内而外的都显得气色绝佳,乃至于有些发福的嫌疑了。

杜衡手持书本,上下仔细打量了对面一眼, 终于浅浅躬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