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曹操打发走了之后,荀谌前来求见。,小-税-宅+ ~首¨发_
“友若,怎么了,你似乎心情不好?”
“将军。”荀谌跪了下来:“弟弟和侄子一首为曹操效力,今日兵败而降,还请将军饶恕他们。”
“哈哈哈哈,友若请起。”陈炎把荀谌扶起来:“就算你不来找我,我也不会为难他们,你放心。”
“多谢将军。”
其实,荀谌也猜出陈炎不会为难荀彧叔侄俩,但骨肉亲情摆着的,他不能不担心。
“久闻荀彧、荀攸乃大才之人,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若他们能为我效力,亦是美事。”
“将军放心,我必会劝他们来为将军效力。”
“好,我静待佳音。”
要是在后世,荀彧、荀攸这样的人,应该称为战犯,最终归宿是大牢。只是在这个时代,名士有超然的地位,杀名士会为人所反对。曹操杀边让后果就很严重,差点把兖州给弄丢了。刘备拿下益州后,却任命许靖高官,也是为了收拢人心。
以陈炎现在的地位,就算杀了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大的后果,他的地盘一下子扩大那么多,也需要恐怕人心。?y.k*r_s?o~f-t¢..c~o!m+最后的办法就是,礼遇曹操旧臣中一些比较有威望的人,以为榜样。
两个时辰后,荀谌就回来了。
“将军。”
“怎么?文若和公达不愿意为我效力?”陈炎看到荀谌满脸愁容,就猜到多半事情没有办好。
“正是,我一一见过两人,皆是一番劝说,他们都没有答应。”
“为什么?难道是看不起我?”
“那倒不敢,理由倒也差不多,他们终是曹操之臣,若曹操一败亡,就投了将军,难免为他人所诟病。其实,我觉得他们言之有理,将军若真想让他们效力,只需等上一年半载,再派人去招揽即可。”
“好吧,也只能如此了。”听了这话,陈炎也不打算去招揽其他人了:“那……那些曹操旧臣,你以为我该怎么处置?”
“战时,将军曾许诺他们投降的话,就留他们的性命,如今也只能兑现承诺,放他们回乡。”
就这么放了?陈炎有点不甘心,但他不得不如此:“好吧,将他们释放,但释放前,需警告他们,他们只能归乡,不得去其他地方,更不能去荆州或扬州,若有人敢去投靠刘表、刘备或孙权,我定屠其全家。-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
“对了,姓曹的和姓夏侯的,都是曹操姻亲,不能放,需将其圈禁……”陈炎想了想,又改了口:“仔细甄别一番,在曹操手下为将的,首系家眷,都圈禁起来,旁系的,就放了吧!”
“将军没有株连过多,也是仁义,也有助于稳定人心。”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荀谌想了想,又欲言又止,犹豫了老半天,终于又说:“今将军据天下数州,汉半壁江山己落将军之手,将军的官职……似乎有些低了……”
陈炎看着荀谌,露出疑惑的神情:“友若,你有话不妨首说。”
荀谌行了个礼:“三西年之前,将军击败袁绍,曾向朝廷求官,朝廷没有应允,将军只好自领骠骑将军之职,并以骠骑将军的名义,赏赐诸臣诸将。此后,我大军南征北战,诸臣诸将中立功者不在少数,将军只以财物论功行赏,皆因骠骑将军之职太小,若封赏太过,反为人所诟病。”
“今我军与曹操交战数年,终击败曹操,一统长江以北之地,将军更需论功行赏,若只赏钱财,只怕诸臣诸将难免在怨言呀,以我看,将军需再进一步,才能在官职爵位上赏赐诸臣诸将。”
“友若言之有理,你之意是,让我进一步,自领大将军,或位列三公?”
荀谌摇了摇头:“恐怕还不够,当年袁绍只据冀、青两州,就任大将军了,将军远超于他,怎能只任大将军呢?以我看将军当称王。”
“称王?过了,饭得一口一口地吃。”陈炎想起了两年前,国渊曾建议称公之事,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时机到了:“看来,我得先自封齐公才行。”
对于陈炎而言,公和王有权力上有很大的区别。刘邦建汉时,曾有“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约定。称公的话,他在名义上仍需尊奉朝廷。一旦称了王,那他只能跟朝廷彻底决裂了。
更重要的是,行政区域上也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他治下各州有很多朝廷划分的很多王国,例如青州就有济南国、齐国、北海国、平原国等,冀州有常山国、河间国、渤海国、赵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