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91章 悟性真幻真不二,修戒定慧得自在

第91章 悟性真幻真不二,修戒定慧得自在

盛施柔和候韵音,以及李世成,道雅萱,魏子豪今天学了《妙法西域记》的三十八记,记录如下:

我问上师:菩提妙性本自圆融,能幻现一切本真之相,既称“真”,为何又分“性真”与“幻真”?同理,菩提妙明真心含裹万法,既名“心”,为何又分“真心”与“妄心”?

答:如湖月相映,水本无变,而观者认知有异——人知水是水,猴疑月堕水。*卡?卡`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真妄之别在“认知”而非“实相”。若不执妄,真心妄心本是一味,名相之分只为悟理。

问:那“性真”与“幻真”作何解?

答:譬如劳作者腰酸背痛,此痛虽由觉明之性妄成,然觉明本身未病。何以生痛?因“觉明久劳成幻”,犹如久瞪虚空见花影,花影虚妄而虚空本净。身体诸相亦是觉明累劫妄见,逐渐建立诸有为相。反过来讲,若无觉明,何有妄痛?故性真与幻真本非二物。

问:若造业则觉明就要妄成,岂不是这轮回没有出期?

答:业障本虚妄,受报因无明妄认,把自己想出来的种种虚妄当做“真有”,非觉明之过。如身痛虽在,若不执妄领受为“苦痛”,则心无恐惧,依然自在。生死亦如是,了知觉明之性不动不失,乐生乐死,何碍自由?性真与幻真因妄认得名,若见障(我相)即见真(菩提),这样没有了“我”当下不就出离了吗?如此观一切皆菩提性本然故。e(2白?£+马a¥书$?=院; ?无?+t错=@内μ,容°a*

问:业报现前时,纵不妄认,如何自处?如疼痛、爱怨,尤其生死轮回,实难自了,明理后当如何修持?

答:顺其自然就可以。如果有些人做不到顺其自然,焦虑恐惧缠心,病痛缠身,那就提前下功夫。首先修“戒”:断杀盗淫三业,此为根本。不离此三业,尘不可出,当以此为修行第一要义。次修“定”:业报现前时,需明了菩提真相,行如来正定。这要长期研读经典,不可浅尝辄止,此为第二要义。三修“观”:断缘学经后,常静坐观觉,念起不随,即“观自在”,此为第三要义。四修“慧”:久行前三者,执心不起,自然智慧生发,不堕颠倒,此为第四要义。

问:此即佛陀所说“戒定慧”三无漏学?

答:正是。此为出离尘劳之根本,当勤修不懈,莫贪懈怠。

问:除杀盗淫外,尚需戒何物?

答:一切恶习皆当戒除,如酒、恶语、是非、挑食等。

问:修行人饮食不挑,若遇肉食可否食用?

答:非自杀、非为己杀之肉,仅为食物;若涉杀业,则招嗔怨,当受果报。

问:“定”法除观念头、声音外,尚有其他吗?

答:出家人可坐禅,在家众若有暇亦可行之。

问:如何知晓智慧增长?

答:心无挂碍即自由,即还本归家,名顺其自然,此为唯一标准。¤3?8#看_~书@网@ ?.更<新t/?最?o快)若仍困于烦恼,当先放下烦恼升起的种种因缘以及知见,长此下功夫。

盛施柔轻轻抚过书页,指尖在“真妄之别在认知”处停留:“方才读到湖月之喻,忽然想起去年在灵隐寺看放生池,月光碎在水里时,小沙弥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原来和这道理相通。”

候韵音托腮望向窗外竹林,竹影摇曳间忽然轻笑:“那猴子捞月的故事,小时候只当笑话听,如今才明白,我们执着‘痛是苦’‘爱是缚’,不就像猴子抓着水中月影喊‘月亮碎了’吗?”

魏子涵捏着笔杆转了两圈,在笔记本上画下歪歪扭扭的月亮:“所以‘性真’是湖水本净,‘幻真’是月影虚幻,可二者本是一个月亮的映现?就像我学古琴,琴弦是‘性真’,弹出的曲子是‘幻真’,离了琴弦弹不出曲子,可曲子再妙也不是琴弦本身。”

道雅萱合上书,目光落在案头香篆上:“说到修持,‘戒定慧’里最难得是‘不妄认’吧?上次我感冒发烧,浑身酸痛时满脑子‘我好苦’,现在想想,若当时能观照‘痛是觉明所现’,或许真能少些焦虑。”她顿了顿,指尖划过“顺其自然”四字,“但‘顺其自然’不是躺平,是先断杀盗淫、读经观心,下过功夫才有的‘自在’。”

盛施柔忽然指着“心无挂碍即自由”笑:“你们说,智慧增长是不是就像剥洋葱?每修一层‘戒定慧’,就剥掉一层‘我执’的皮,虽然过程中会流泪,但剥到最后才发现,核心本是通透的。”

候韵音将茶盏轻轻一碰:“所以‘性真幻真’‘真心妄心’,不过是渡河的舟筏。就像这杯茶,茶叶是‘戒’,沸水是‘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