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稳住这一块市场,龙腾还是有希望赚钱的,至少在打价格战之前还能维持收支平衡。¢1¢5!8?t+x`t*.-c?o¢m¨”
说这些话时,于惊鸿其实心里有点没底。
所谓平衡也只是一个假象,前提是不再购买任何新设备的情况下才成立。
每回引进新设备,亏损都非常严重。
那五百亿的银行贷款,就是这样一点点滚出来的。
而自从行业卷入价格战之后,连这点虚假的收支稳定都不存在了。
即使什么都不改,不投入新项目,龙腾现在每年也要亏损几十亿。
看着他们几个脸上都带着焦虑,汤城笑着挥了挥手。
“别紧张,在收购兴华电子之前,我就已经把这些情况调查了个差不多。你觉得我们董事会是摆设?”
听他这么说,三人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如果他早就知道公司的问题还决定收购,说明早就做好打算了,应该不至于砍掉研发部。
“外界对这次收购的评价不高,很多人讲得也在理。就单从硅基芯片相关的光刻技术来看,我们都难以追赶,更别提超越别人了。”
汤城脸上挂着笑说完这句话,看起来压根不像是受到打击的样子。/微?趣~小^说+网′ *更_新′最.全.
“汤董,我们也不想认输,但这确实是事实,西方国家已经在硅基这条路上走得极远了,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点残渣。”
“可我们龙腾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方说,在我们自己造不出28纳米光刻机时,进口设备一台要花1.2亿美元。后来我们掌握了制造工艺后,价格降到4000万美元,现在已经压缩到了只有区区1000万美元。”
“从这方面讲,我们的存在迫使国外厂商不敢随便乱抬价,否则国内企业就得被迫承担高出好几倍的成本代价。”
于惊鸿急忙说出这番话,希望在汤城心中留个有价值的印象。
“不用多说了,这些我都明白,先让我接着说完。”汤城轻轻抬手打断了他的发言。
“现在的局势很清楚,硅基芯片已经快到极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临近天花板。在这方面,我们要赶上人家几乎没有可能。”
(此处注意)听到“硅基”两个字的时候,于惊鸿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点异样。
董事长反复强调的是“硅基”,不是单纯地泛指“芯片”。
这其中……难道还有别的意思?
“所以我在想,在这一块继续投入资金显然是不太值得的,风险太大,回报率太低,既没有现实的盈利希望,也没办法看到想象中的未来空间。+微^趣+小~说- ?最`新-章+节*更/新*快*”
“既然路走到这儿行不通,我们就得转换思路——既然硅基难做下去,为什么不能转去做炭基芯片呢?毕竟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非得用硅不可。”
直到此刻,汤城才正式提出这次会议的重点目标:龙腾电子要进行一次重大转型,放弃硅基光刻机主攻炭基光刻方向。
方向的大转变,其实就跟赌博差不多。
成功就是换赛道实现反超;失败就是时间与金钱双输。
“可问题是,眼下主流市场依旧是围绕硅基芯片展开,即使我们可以造炭基光刻设备,没客户使用,一样打不开局面。”高彦庆低声提醒了一句。
做产品研发必须考虑销售路径。
不然哪怕性能拉满,无法落地也是失败。
“没人我们就去创造人群!想想看,如果我们坚持搞硅这条路,几乎就是等死,但如果转战炭基方向,也许就有五成的机会冲出去。”
“如果你手上握着牌,会怎么选?”
汤城的反问相当犀利。
一项明知看不到尽头的研发,就不值得再去投资资源。
不是硅不行,也不是这条路不对劲,而是龙腾在别人设计好的规则下,永远也摆脱不了限制枷锁。
唯有跳出现有框架,避开对手提前布防的方向,把竞争重新拉回起跑线,才有翻身的可能。
这个想法彻底震惊了于惊鸿一行人。
在他们看来,这个做法更像是被逼无奈的选择,等同于是自断生路的一刀。
继续押宝硅基光刻机,就像一场拖延型自杀,至少还能挣扎一阵子;
选择炭基路线,相当于提前结束生命,属于瞬间爆头的那种。
早死迟死,结局都一样,差别只在于过程中承受的煎熬有多久。
而且,转向炭基研发还需要更大规模的资本支持。
未必就比现在安全,所谓的收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