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573章 让燕王看看手段!

第573章 让燕王看看手段!

第573章让燕王看看手段!

当初她的家里因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原因,父亲和祖父都战死了。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kanshulao.com

母亲生孩子的时候,因为没钱请接生婆,逼的自己拿菜刀,给自己“剖腹产”。

是李世民和观音婢路过才报官,后来她就被李世民收留,成了李世民的义妹。

李世民不仅教她读书写字,还教她练武,更是在李世民军中担任着“军纪”的重要职位。

所以当李世民的这个义妹发现,有人居然敢在战时喝酒,就想把李艺按照军法处置。

要是别人肯定不敢反抗,因为人家的义哥是秦王李世民。

但是李艺本来就不在李世民的军中担任武将,而且为人又狂的没边,现在自己又立了功,肯定不能把她放在眼里。

李艺直接让手下的士兵把李世民的义妹,连同她带着巡逻的士兵全打了个半死。

而李艺还亲自上手打,最终导致义妹大出血,才刚刚怀胎一个月的孩子都流产了。

得知这个事情的李世民恨不得当初砍死李艺,不说义妹的悲惨过去,就说义妹的丈夫刚刚因为保护自己而战死。

如今,义妹的孩子又没了,他怎么能痛心!

要不是后来有李渊的调和,加上李艺确实立功,又是前隋投降的武将,当时杀不得,李艺恐怕都活不到贞观年间。

后来,当李世民玄武门之后,李艺就怕的要死,怕李世民挟私报复。

但赶上突厥来犯,李世民也没功夫搭理,而且李世民为了安稳,也不打算动他。

于是,李世民还给了李艺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的权力。

在大唐,除了朝廷的衙门,只有亲王和公主的家才能叫做“府”,像李艺这样的“郡王”是不能用府这个称呼。

所以李世民其实也没给李艺什么安慰的好处,只是给了个“府”字,看似风光,其实没有实际作用。

按理说,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没有找他算账,还给了个信号安抚他,他不该造反才对,毕竟李孝常的失败还历历在目。

但是前不久,他所在的幽州来了个“赵君德”,一来就给自己到处找麻烦!

这个赵君德原本因为之前在“贝州”干的事情被揭发,差点砍了头,但是后来李世民还是让他去贝州救灾。

但其实,这就是一个幌子,李世民真正的目的,是让赵君德往北走,去到幽州,专门找赵君德的麻烦。

而且还是借着“京市监”的名头,去那里改革铁矿。

但这个改革铁矿,其实就是李世民用来搜刮富人钱的名头,毕竟你们这么有钱,朕又这么缺钱。

李艺这个幽州的地头蛇,怎么会看着赵君德来自己这里搜刮钱?

他可是幽州的郡王,和“虢州”的长广公主一样,就是代表唐李镇压一方的存在。

如果让赵君德在当地改革,那以后“铁矿开采权”的钱,就会被收归中央,再也不是他们地方上的。

所以李艺没事就给赵君德找麻烦,还没少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赵君德。

换成别人要么闹起来,要么就被气走。

但是赵君德不一样啊!

他是一个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的人,何况他还是得了皇帝密旨,想活命就看自己能不能折腾死李艺。

所以李艺一开始拿赵君德没办法,很快他想出第二招,就是威逼利诱幽州的大户,谁都不准去买,看他赵君德怎么替皇上搜刮钱!

得知消息的赵君德冷笑:

“小儿科,你以为你们本地人不买,外地人不买?你不买,长安有的是大把贵族等着买!”

果然,长安的贵族得知消息,马上往幽州赶,得知这事得幽州本地大户,都纷纷怪李艺。

以前还只是本地几家买,现在好了又多出一大堆竞争对手。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至于让李艺造反,他也是有家有业的,吃饱了撑着才造反。

他顶破大天就是以后不捞“铁矿开采权”的钱罢了。

但赵君德在城中又打起了“蜀王李恪”的旗号,不准在幽州买卖贱民!

当初虽然是京市监的张路带人关闭长安的“牙行”,但也只是关闭了长安的,没关闭别的城镇。

可赵君德多精的人,不止是崤函古道的人牙子联想到,蜀王才是关闭长安牙行的背后推手,赵君德也联想到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当初李世民只是关闭长安的牙行,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逆子,所以受影响的只是崤函古道的人牙子。

其他地方的人牙子没受到影响,所以其他地方的人牙子不知道这事。

幽州地处大唐的最东北方,这里也不知道这事。

可赵君德眼看铁矿开采权的改革弄的差不多了,这个燕王李艺又没受到影响,自己没办法和皇上交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