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碧玉扎着马尾辫,穿着修身飞鱼服,拿着百纹银羽刀就到处去比试。
她想学自己的榜样,李恪大王的两位贴身女侍卫,青衣和苏敏一样,也当个打遍长安无敌手。
把整个长安的比武场都打了一遍,那些武功没她好的自然是打不过,那些武功比她好的,又没几下兵器就被银纹百羽刀斩断。
一时间,温碧玉有了“长安小平阳”的外号,因为大唐开国皇帝的女儿“平阳昭公主”,就是有名的舞刀弄枪女子,昭是她的谥号,所以只能叫小平阳。
那些喜欢练武的女子,不管是出身如何,都天天跑到温家来瞻仰。
就连李靖的夫人,隋朝有名的练武女子“红拂女”,都来看过温碧玉。
李靖的夫人,那可是大唐有名的“活女剑圣”,这是正儿八经的跟着李靖在战场上杀过人的。
连这样的人物都夸温碧玉,温碧玉的名声更是在长安广为流传。
这就让很多的富家子弟不爽,因为她们认为,温碧玉就是靠着那把银纹百羽刀,才能打败长安的能人异士。
而且当初一起去蜀王府的时候,他们都是参加了选拔,但温碧玉没有啊,是走后门进入的。
越想越气,这些富家子弟就想去教训教训温碧玉,但是又不敢轻易上门挑衅,人家温碧玉也是从小开始练武,正儿八经的童子功。
不是从小练到大的都不能叫做“童子功”,这三个字就说明了练武的底子和时间。
但此时的大唐习武之风盛行,连女子都有人从小习武,更别说那些男子了。
正巧一人带着全家来长安做生意,他的儿子听说了“长安小平阳”的外号,就来到温家比试。
两人打了个难解难分,而温碧玉的银纹百羽刀这次也斩不断对方的兵器,最终平手收场。
这次比武让那些富家子弟看到了,能有和温碧玉同龄还不输的,马上就找到了对方。
一问才得知,他名叫苏凤,跟随自己的父亲苏烈来到长安做生意。
富家子弟们找到了帮手,不仅重新给苏凤换了一把刀,还下了战书,势必要和温碧玉分出个胜负。
这些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苏凤和温碧玉,都是十三岁左右的少年,按理说他们之间的事情不该闹得很大。
但是苏凤和温碧玉的比试,最终结果是温碧玉被打伤,刀也被对方夺了去。
当得知了这事得温大雅,一边说女子不懂事,一边带着钱想去找苏凤换回刀。
温大雅毕竟有修养,不靠着自己的身份去压人,毕竟他是六部尚书,想弄一个商人的儿子,这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吗?
谁知苏凤不肯,而且还说这是自己比武抢来的,凭什么还?
别说是苏凤了,任何一个爱刀的人看到银纹百羽刀都会喜欢,无论是花纹还是刀本身的硬度和锋利,都是上上品。
但温大雅也有必须拿回这刀的原因,因为这刀是蜀王府特制,不是蜀王府的锦衣卫不能拿,这是被写进了礼部卷宗保存的。
自己女儿给弄丢了,就算蜀王看在自己面上不计较, 但也是自己的一个瑕疵和污点。
现在九岁的蜀王不计较,不代表蜀王长大了不计较,万一自己哪天得罪了蜀王,或者自己和蜀王站到了对立面,蜀王就能以这个为理由打压自己。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比如皇帝赏赐给大臣的物件,即使自己用不了,也要保管好,免得被人说成自己不尊重皇上。
苏凤接下来的时间里,天天拿着这把刀到处去比武,还打伤了尉迟宝琳这个朱雀大街的管理者。
这可真是太岁头上动土,敢在蜀王府的地盘上打蜀王府的人,除了吴王还没看到过第二个人。
尉迟敬德在当锦衣卫之前,就是长安街上的“混主”,能吃这个亏才怪。
他直接叫来自己的同伴围殴苏凤,苏凤被打急眼了就动刀,最终尉迟宝琳和全部人都受了伤。
原本温大雅是准备私了,不把这件事闹大,但如今苏凤拿着自己女儿的刀到处去打架,还伤了人,伤的还不是一般人。
尉迟宝琳可是吴国公尉迟敬德的儿子,他的那些同伴家里也不是什么小官,他们肯定不能放过苏凤。
加上尉迟宝琳自己现在已经有了官身,大唐第十三卫的四品锦衣卫右将军,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温大雅再怎么不情愿都必须选择公开,不然等查出来苏凤用的刀是自己女儿的刀,那自己的这个污点那算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