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491章 你知不知道?

第491章 你知不知道?

李恪大王只好继续摆摆自己的小手,谢绝了度厄大师。

“我觉得我的尘缘未了,我是真没法出家!”

“在家......”

李恪大王知道度厄大师要说什么,也赶紧打断对方。

“在家居士都当不了!”

既然蜀王殿下都这么说了,度厄大师也就不强求。

“阿弥陀佛,佛不强求任何人。”

李恪不禁在心里吐槽:

真不愧是大师,处处都透露出佛法!

今天真是奇了怪了?

长安也有不少寺庙,也有不少和尚,以前也不曾遇到过,今天一下子遇到三个!还都是大法师!

像玄奘、法琳、度厄这样的得道大法师,都是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了,目光长远。

人在穷的时候,只会想着自己的温饱问题。

只有在人的精神和身体都得到了满足,才会迸发出对世界想法。

比如孔子,他完全可以靠着三千弟子,还有自己的名声就能衣食无忧。

最终还是选择走遍天下,宣传“仁治天下”这样的宏大理想,劝导各国君王罢兵言和。

比如《太平经》的传播者,张角。

最初也只是个,在汉朝四处毛遂自荐,但是因为出身低微,又无钱财,遂得不到大官举荐为官的落魄文人。

他本来可以靠着到处传教,全国各地都是信徒,光收信徒的孝敬钱就能家财万贯,衣食无忧。

但他最初还是选择揭竿而起,为天下百姓推翻汉王朝。

比如刘备,他本来可以靠着三兄弟的本领,在许昌的曹操手底下当个大将。

这样也不会四十多岁了,还是颠沛流离,一事无成,被曹操到处撵打。

孙刘联合的时候,孙权的手下人对他的评价是,惨淡经营!丧家之犬!

他也能在兵败的时候,独自逃跑!

他还是选择了保护着愿意跟他一起走的百姓跑!

手下人说赵云叛变,他不仅不信,还是相信赵云的人品,不相信赵云会在自己落难之际叛逃。

就是因为他想为天下的百姓做点什么,想为朝廷做点什么,想为不仁不义的世道做点什么。

比如李世民,他最初就是太原的二公子,本来可以在太原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可他还是选择了劝父亲李渊起兵,一次次的生死,好不容易当了皇帝。

他还容许魏征天天喷自己,鼓励臣子当面说出自己的不对。

还不是他想当个好皇帝,为了被隋炀帝嚯嚯的百姓,能够有个安稳的天下!

无论别人,还是后人,怎么去揣摩、怎么去腹黑、怎么去不理解。

都不得不承认,就是这些本该衣食无忧,成就非凡的人,选择站出来维护正义,才让这个天下的好人比坏人少。

才在阶级一次次的固化下,又一次次的被打破。

玄奘、法琳、度厄三人,他们的佛学造就本来都不低了,都是公认的大法师了。

他们还是想着,怎么才能让佛学发扬光大!

怎么才能为佛学做出点贡献!

怎么才能振兴佛学!

怎么才能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佛学!

怎么才能让全天下的迷茫者,能够超脱!

他们见到的每一个迷茫之人,他们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们没有因为李恪的身份,而对李恪卑躬屈膝。

只是把李恪看做,世间众生中,迷茫的一员!

难道他们今天度化了李恪,就能立地成佛吗?

难道他们今天度化了李恪,明天李恪就能帮他们,把佛传到全世界吗?

不,可,能!

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能度化一个人,那就度化一个人。

真正的道,在于自己怎么做,怎么想。

能帮助一个人,那就帮助一个人,道是虚无缥缈的,是人们嘴里说出的话。

这就是真正的“得道”!

所谓“道”就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不是道教的道。

道,就是一切。

道,包含一切。

道非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李恪感受到了三位大法师身上的道,他敬佩这样的人,他觉得自己达不到这样的地步。

李恪第一次双手合十,对着玄奘、法琳、度厄三位大法师行佛家礼。

“阿弥陀佛,虽然本大王当不了和尚,但还是由衷的佩服三位大法师的道。”

三人也跟着给蜀王回了一个佛家礼。

度厄对蜀王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