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雄主气概
王光泰刚走进屋内,守在门外的人便立即转身,“咯吱”一声关上了刚刚打开的木门,然后院子外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冷风还在肆无忌惮地呼啸。
而王光泰见到王光恩,王昌,李世英三人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在城外等候王光恩消息的这两天,他想过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现在终于是安全回到了郧阳。
只要进入了郧阳城,无论是谁,再想杀他,都没那么容易了。
王光恩随即给面前冒死潜回,且身上带着明帝密诏的弟弟倒了一碗热茶,王光泰一口灌下去之后,整个人也更加清醒了。
他随即拿出了朱慈烺写给王光恩等人的密诏,并在一旁解释朱慈烺的计划,以及何时派兵北上增援的问题。
不过,另外三人看完密诏,心中都打起了鼓,明帝居然不打算派兵接应,而是要求他们先反正夺城,然后再派兵助战。
“明帝这是想让咱们送死啊!”王昌愤愤不平道:“他是完全不把咱们放在眼里,郧阳城他难道就不想要了吗?”
“三弟,陛下绝无此意,陛下之所以不派兵增援,其实是为了让清军放松警惕。”王光泰当即解释道:
“若是陛下不想要郧阳了,或者是不把咱们几兄弟放在眼里,他又何必放我回郧阳,而且不派一兵一卒监视。”
“明帝确实有雄主之气。”王光恩确实面无表情,冷冷道:“他竟然如此大气,直接将你放了回来,这便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陛下说了,大哥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只要大哥举旗反正,到时候陛下必定不会亏待。”王光泰当即又道。
“空口白话,可不可信,怕是还很难说!”王昌还是一副不信的样子。
“不过,明帝对于郧阳的情况,似乎十分了解,他不愿意派兵来,应该就是担心清军有所察觉,以及咱们设伏。”
李世英随即拱手道:“而且,明帝不派一兵一卒监视,或许也是在警告咱们,不要想着据城而守,他压根不在乎咱们几个,想要灭了咱们,夺回郧阳,易如反掌。”
“明帝居然如此狂妄?”王昌完全没想到这一点,他流寇当久了,眼见朱慈烺没有拿任何东西来换自家手中的郧阳,心里十分不服。
“明帝这不是狂妄,这是霸气!”王光恩轻轻摇头,忽然笑着道:“这才是雄主该有的样子,怪不得多尔衮斗不过明帝呢!”
“但鞑子的援兵.”
王昌说着,直接扭头看向了李世英,对方一直被徐起元拉拢,现在已经假意投靠,暗中则是探查清廷对王光恩几兄弟的真正态度。
“那狗日的多尔衮确实是要调兵来增援襄阳了,听说领兵的还是鞑子的贝勒博洛,大军应该在这几日便能到。”
李世英顿了顿,随即又朝着王光恩拱手抱拳道:
“而且,现在城内的那些鞑子,还有徐起元,都十分小心,我也是刚刚才从徐起元的家丁那里得到了消息,但还不知道鞑子具体会从襄阳调来了多少兵马。
不过,若是博洛亲自领兵前来,恐怕最少也有一两千,甚至更多。末将最担心的,便是清廷将咱们调出城”
“那些狗日的鞑子该不会是已经怀疑你了吧?”王光泰闻言,不由得有些担心,紧接着又扭头看向了王光恩问道:
“大哥,这段时间你们是不是联络得太紧密了,徐起元的眼线可不容小觑,当初李自成攻城的时候,派来的探子,就是被他抓出来的。”
“徐起元这狗东西精得很,他早就注意到了,但绝对不是因为这个。”王光恩摇了摇头,紧接着又道:
“徐起元一个文官,还控制不了老子的这些老兄弟,不只是老李,郧阳城内的其他将领,到现在还都不知道增兵之事,不仅是具体的兵力,便是鞑子增兵的时间,也不清楚。
这件事情应该不是专门瞒着老李的,鞑子恐怕不仅仅是不信咱们,就连徐起元,恐怕也不完全信,咱们是汉人,他们是满人,怎么可能信得过咱们?他也只是知道清军派了援兵来而已。”
“这城里面的兄弟们,对大哥都忠心耿耿,而且徐起元为了避免引起大哥的怀疑,还让我多和大哥联系,他虽然知道我来,但一定不会怀疑。”李世英一脸淡定道。
毕竟,徐起元虽然和鞑子勾结在了一起,但对于清军主力的各方动向,其实并不算特别清楚。很多事情,在没有撕破脸皮之前,他不好做得太过了。
“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