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宛城上空乌云密布,寒风骤起,原本温暖的南阳地界竟飘起了鹅毛大雪。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net雪花纷纷扬扬,洒落在城中的屋檐、街道和树木上,转眼间便将整个宛城染成了一片银白。城中百姓纷纷驻足观望,惊叹不已,毕竟南阳素来气候温和,如此大雪实属罕见。
袁术府中,众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雪所震撼。一些幕僚和将领见状,纷纷上前恭贺袁术,称此雪乃是“天降祥瑞”,寓意着袁术即将登基称帝,开创新朝。有人高声说道:“主公,南阳向来温暖,今日却降下如此大雪,此乃天意所示,为主公天命所归之兆!大雪覆盖旧土,正是新年新朝之气象!”
袁术闻言,心中大喜,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他站在厅前,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看到了自己登基称帝、君临天下的盛景。他朗声笑道:“天意如此,我袁公路岂能辜负?此雪正是为我而来,为我新朝而来!”
一旁的杨弘见状,微微拱手,附和道:“主公所言极是。此雪非同寻常,正是天降祥瑞,预示主公即将开创大业,成就千秋功业。”
然而,站在角落的阎象却眉头紧锁,心中忧虑更甚。他望着漫天大雪,低声喃喃道:“天降大雪,未必是祥瑞之兆。南阳向来温暖,今日却突降大雪,恐是天地异象,预示不祥……”
阎象本想上前劝谏,但见袁术已被众人的恭维冲昏头脑,心知此时再劝也是徒劳,只得默默叹息,退至一旁。
袁术兴致高昂,当即下令在府中设宴,与众人共赏雪景,庆贺“天降祥瑞”。席间,众人纷纷举杯,称颂袁术天命所归,必将成就帝业。袁术听得心花怒放,举杯畅饮,仿佛帝位已近在咫尺。
“晨起推窗棂,寒光逼眼明。”
“檐角垂冰锥,庭前堆素屏。”
诸葛瑾拢了拢狐裘,呵出一口白气,缓步踏入宛城街巷。雪已停了半日,青石板上覆着寸许厚的积雪,踩上去咯吱作响。他抬头望向远处袁术府邸的朱漆飞檐——那檐角竟也挂满冰棱,在冬阳下泛着冷光,恍若一柄柄倒悬的利剑。
“子瑜真是好雅兴。”
身后忽传来清朗笑声,诸葛瑾转身望去,见一少年将军踏雪而来。那人身披玄色大氅,眉目如刀裁,腰间刀随步伐轻晃,刀鞘上虎纹在雪色里熠熠生辉。正是孙坚之子孙伯符。
诸葛瑾拱手为礼:“伯符也来赏雪?”
“雪有何趣?我不如子瑜雅量高致,不甚欣赏这幅雪景。”孙策随手折了段枯枝,扫开道旁石墩积雪坐下,“我只是来看看这宛城气象。”他指了指远处街角——几个孩童正拍手唱诵“代汉者当涂高”,稚嫩童声在空寂长街格外刺耳。
“伯符要看何等气象?此间繁华,可比当年洛阳,然而依我看来,不过一城死气而已。我计若成,袁公路便是冢中枯骨,腐朽不堪。”
孙策闻言,忽然放声大笑,惊得枝头积雪簌簌而落。
“子瑜好豪气!”他拊掌起身,古锭刀铿然出鞘半寸,“袁公路若听得子瑜这番言语,怕是要把这满城冰雪都烧化了。”
二人说话间,北风卷起檐角冰锥,叮咚坠地之声如碎玉乱溅。诸葛瑾望着满地冰渣,忽觉这宛城大雪,倒比琅琊家中的暖阁,更教人遍体生寒。
孙策靴尖碾碎一片冰晶,似笑非笑地盯着诸葛瑾:";子瑜昨夜说要用';火候';烹煮袁公路,如今这火候可到了?那件东西…";他故意拖长尾音,";何时才能顺理成章流落到袁术案头?";
诸葛瑾俯身用枯枝在雪地上勾画,冰渣随着枝梢游走渐渐显出一方玉玺轮廓:";伯符可知冬日垂钓?凿开三尺坚冰,饵料需悬在鱼群躁动时。";枯枝轻点";玉玺";边缘,恰有檐角冰锥断裂坠落,将图案砸得粉碎,";如今城中已有七分热,还需再添三把柴。";
";三把柴?";孙策抬脚踢飞雪块,碎雪如银屑纷扬,";第一把是谶纬童谣,第二把是天降瑞雪,第三把莫非......";他忽然噤声,远处街巷传来喧哗——原是袁术亲卫正驱赶百姓清扫";祥瑞雪";,马鞭破空声里裹挟着";天命在袁";的呼喝。
诸葛瑾手中的枯枝轻轻点在地上,雪地上那方玉玺的轮廓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缓缓说道:“待这场雪尽皆化去,淯水冰消,会有渔夫在河畔捞起那最后一把柴。此物一出,袁公路必深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