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狩二年
卫青仰天长叹,说实话他有点懵。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 本文免费阅读
你们在干什么?这打的些什么东西?你们的脑子呢?
“李广利、赵破奴、李陵、公孙敖,就没一个靠谱的。”
当然还有个更不靠谱的,卫青也没敢出声点他的名,只是把上面那几个骂了一顿。
霍去病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冷笑一声嘲讽道:“我和大将军在漠北杀了对面十万,你们对敌十万,所带士卒还是对面的两倍。”
“呵呵,无功而返。”
公孙敖人傻了,不是,怎么就盯着我呢?其他人呢?一起出来领骂呀,而且这口大锅不应该让李广利背吗?
品级还很低的赵破奴缩在人群后面不敢吱声,而李陵现在还是个小娃娃,李家这些倒霉事也没人多苛责李广。所以公孙敖成了唯一的集火对象。
坐在上位的刘彻则是一言不发,作为皇帝可以责怪这些办事不利的人,但更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的用人之失。
“我还真走上了始皇帝的老路,唉,晚年恶龙,我成恶龙了……”
【时间到了太始元年(前96年),刘彻己经年过六旬了,他和年轻的自己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
【少年的他尊重儒学,积极治国,一心想要洗刷父辈的耻辱,兴盛大汉;而如今的他,重用酷吏,压榨国民,死死捏着玉玺,一心想要长生不老】
【面对越来越无法理解的汉武帝,首先是他的儿子站了出来】
【刘据,刘彻的第一个儿子,大汉的太子】
【刘彻对他寄予厚望,找来众多名士教导他学习《公羊春秋》,后来他又向瑕丘江公学习了《谷梁》】
【父母的关爱支持,儒家学说的教导,让刘据养成了仁慈宽厚,温和友善的性格】
【此外他喜爱结交朋友,而不顾及出身。在博望苑来往的宾客中,既有织鞋贩履的平民百姓,也有敢仿朱亥的游侠】
汉初
“这,这……”
刘邦哑然失声,太像了,这太像了,我大汉也要出一个扶苏了。
天幕一说到这种事,就没一个好,只要一个强势的父亲,配上一个仁善的儿子,那就肯定要出事。
“不出意外,这孩子也要出事,就没一个能安稳继位的太子嘛。”
大秦
嬴政也有同样的想法,而且他更有一种恶心感,那种后来者对他拙劣的模仿。
和他并称秦皇汉武,一样痴迷于求仙,一样不停的征战西方,现在就连儿子也一样要出事了。
“呵,没想到在被后世痛骂的这条路上,还有你汉朝的人陪我呢。”
【父子间性格的差异,母亲卫子夫的逐渐失宠,渐渐长大的兄弟们,刘据能感受到自己太子地位的不稳】
【刘彻察觉到母子两个的不安,特意找来卫青:“外族侵扰不断,如果不出兵讨伐,天下就不能安定,因此不得不让百姓受些苦累。
但如果后人也像我这样做,就会如同暴秦那样二世而亡,太子稳重仁善,今后定能安稳天下,我对他很放心。
听说太子与皇后不安,你可以将这些话告诉他们。”】
【卫青转告给卫子夫后,卫子夫还特意脱掉首饰向刘彻请罪】
【刘彻并没有说谎,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他没有忘记自己有了第一个孩子那种喜悦,他也能看到太子的才华,大汉交给太子他很安心】
【于是太子劝阻他不要征伐西方,让百姓休息,刘彻会笑着说:“爹把劳苦的事情都做了,让你去做稳的事这不好吗?”】
【太子在他出巡时处理的各项事务,刘彻回来后也都同意,有的干脆就不过问】
【太子将一些他认为刑罚过重的进行平反,和执法大臣们搞出矛盾。而刘彻却对他很是赞赏,认为他做的都对】
【父子间的默契大臣们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太子一上位,他们这些谄媚天子,严酷执法的就要倒霉了】
【小人们抱成一团,争相陷害太子,想要将他扳倒,卫青去世之后他们更是愈演愈烈】
【一次,太子进宫谒见皇后,呆了久了些,黄门苏文报告说:“太子调戏宫女。”刘彻心情有些复杂,首接转手将太子宫中的宫女增加到二百人】
【刘据得知后,狠狠的记住了这个小人】
【某天刘彻感到身体不适,派常融把太子叫来,常融回来却说:“太子面带喜色。”刘车听到后沉默不语】
【太子到来后,刘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