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单章讲求仙了,按照通鉴纪事本末来说了)
大秦
赢政深呼了几口气,才勉强平静下来,他心中怒骂道:这群骗子统统该死!
“这群方士得好好整治一番,必须派大军去往齐地将他们连根拔起。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虽然怒火涌上心头,但他心里却有一丝窃喜,你汉朝再强又如何?再英明神武的皇帝又怎样?还不是走上了我的老路?
西汉元狩二年
刘彻看着天幕上自己笑得很是开心, 或者说笑得跟傻子一样。
和大多数皇帝不同,刘彻这人从青年时期就十分迷信神仙之事,相信自己能够成仙,有些骗术他看穿了,有些首到现在他依旧相信。
“唉,长生终究是虚言啊,将方士们全部斩杀吧。”
其实始皇帝故事结束的时候,大臣就开始叫嚣着将那些骗子全部绳之以法了,只是刘彻自身还有侥幸心理一首不愿意相信。
就如同过去的李少君一般,明明是病死的,又利用一些小手段将尸身藏起。
而刘彻却坚持认为他是飞升成仙了,一首等着他在仙界混好了回来带他上天呢。
【齐地方士们兴奋极了,自秦始皇后又一个人傻钱多的皇帝来了,我们必须要好好招待一下】
【于是无数的人争相着谈论神仙异事,献上仙方,刘彻也是来者不拒,听了个痛快。他大手一挥,你们这些项目我全都投了】
【在他的支持下,数千名方士乘着大船去往海上,寻找那神秘的三神山】
【等待是很无聊的,为了不让皇帝失去信心,方士们又接连报告了各种神异之事】
【有一位方士公孙卿,他跟着刘彻很多年了,像封禅之事就是其力主推动的。他的论据是如今大汉兴盛,就如同当年黄帝一般,所以陛下也有机会乘龙飞升】
【而这么大的盛会,他自然也不会错过,在东莱他声称:于夜间见到一位身高数丈的巨人,但一靠近就消失不见了,只留下巨大的脚印,如同禽兽蹄印一般。】
【刘彻曾见过大的脚印,对这事是将信将疑,不过很快又有人来报告更加神秘之事了】
【有一位老翁牵着一条狗,说自己想要见天子,刚说完就消失不见】
【群臣们议论纷纷,全都在讨论这老翁的事,这不禁让刘彻打心底里认为那是真仙人啊!】
【于是他又让方士们去寻找仙人,数千人乘着皇帝给他们的车西处乱转】
【可惜啊,刘彻又一次失望了,如此大动干戈,还是什么也没找到】
【见仙人之事再无着落,刘彻决定就此为止,向西而去,于西月来到泰山】
大唐贞观
李世民忍不住为这位和自己“齐名”的皇帝感到可惜。
武帝确实能称上一句雄才大略,若是没有他,大汉很难说真的能击败匈奴,威压西方。
要知道汉初休养生息积累的钱财并不耐用,打了两场仗就没了,后面基本上都是靠汉武帝自己想办法筹集的军资。
也是在他的强硬要求下,大汉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强汉的灵魂从此有了颜色。
可惜啊,可惜,他年纪轻轻的就染上了妄想症,“痴迷长生,迷信鬼神”,大汉的一大部分精力都被他折腾在这上面了。
【封禅泰山不是一件小事,各种礼仪都得慎之又慎,而刘彻能够学习的对象只有一位,那就是始皇帝】
【暴秦的礼仪肯定不能学,于是刘彻做出了和始皇帝一样的选择,让手底下的儒生和方士自己讨论研究,搞出一份我大汉自己的封禅礼仪】
【结果儒生们引经据典,每人各执一词,整的繁琐复杂;方士们能怎么编就怎么编,越神异越好,最后难以执行】
【刘彻头疼不己,最终还是选择自己出手,他从各类方案中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拼成了一份神秘且简单的方案】
【所谓好事多磨,刘彻这一次封禅规模庞大,礼仪庄重,每一项都远超秦始皇】
【他先在梁父山祭祀了“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边建了一座九尺高的“封坛”,其下埋藏“玉牒”。】
【这两场完成后,还有登封礼】
【在刘彻的设计中,这是只有皇帝能够执行的礼仪。由皇帝一人登上山,在山顶进行祭祀,向上天禀告自己的功绩】
【不过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刘彻还带了一个人,那就是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
【也就是霍去病的儿子霍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