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天幕:开局盘点历朝太宗 > 第52章 朱棣和开国老臣的对决

第52章 朱棣和开国老臣的对决

朱元璋看到如此多的藩王,要么跑路,要么呼应朱棣,要么干脆原地等着。说明朱允炆是完全伤了藩王的心,竟然没有一个人去帮助他。

朱元璋的心里很复杂,作为皇帝他非常恼怒这群藩王不帮助朝廷,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来想,朱允炆到如今这种孤家寡人的地步都是他自已作的。

【朱棣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朱允坟几人非常高兴,燕王终于造反了,我们能够名正言顺的取消燕藩了】

【于是朱允炆祭拜太庙,向天下宣告废朱棣为庶人,下旨讨伐,还特地在真定置平燕布政使司】

【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机构呢?因为朱允炆现在正忙着他的“建文新政”,这所谓的新政,也就是预备着实行井田制,还对官名、宫名、殿名等仿周礼频繁更改】

【他这么忙,也就没功夫自已盯着前线了,就安排自已的肱骨之臣,齐泰和黄子澄负责对燕王战事】

大明洪武十一年

朱标和朱元璋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已听见了什么。

“爹,我没听错吧,井田制?”

“不敢置信,简直离谱!朝廷里都是死人吗?都快两千年了,还井田制。”

“还改名字,他当玩过家家呢,最离谱的是前方打仗,他身为皇帝,还不亲自盯着,爹你真的教了六年吗?”

“这咱哪知道啊。”

朱元璋现在只感觉心里怒火无处可发,四处看了看,标儿,妹子,老二,老三,朱棣!对,就是你了。

在朱棣不解的目光中,朱元璋甩起鞋底打在了他的屁股上,“啪,啪,啪”。

“让你小子造反,让你造反!”

“啊?”

不是,为什么?造反都说了这么久了,才突然打我。

【面对前方的大战,还是要派一个靠谱的战将前去的,当时的建文朝廷里还是有不少可用的人才,例如瞿能、平安、盛庸、庄德、铁铉、徐辉祖等等】

【但问题是,这些人要么资历太少在军中没有威望,要么跟燕王关系很近不能相信,最终他们选定了开国大将长兴侯耿炳文】

台下的耿炳文满脸高兴,嘿嘿嘿,我活下来了,我才是陛下最得力的战将。

徐达看着傻乐的耿炳文心里涌出一些羡慕,长兴侯在勋贵中算是安分的,且他善守不善攻,留给建文,倒也是不出意外。

朱元璋听见长兴侯的名字,心里不禁为朱棣捏了把汗,虽然耿炳文进取不足,但统帅朝廷大军打燕王数万人,想输也难啊。

【朱允炆命已经六十五岁的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副将军李坚、宁忠北伐。带领13万大军,号称30万,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八月十二日,耿炳文带兵到达了真定,很快他做出了部署,令徐凯驻河间,潘忠杨松驻鄚州,同时派出先锋九千人去往雄县,各地呈犄角之势阻止燕军南下】

【朱棣得到消息之后,再次选择昼夜兼程,带领精锐突袭雄县】

【当时正值八月十五中秋,雄县的南军饮酒作乐,没有半点上战场的紧张之心,果不其然,被朱棣大败,九千先锋大半被歼灭】

【潘忠杨松得到消息之后,急忙率大军前去支援雄县,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么多人一晚就被击败了,雄县已经落入朱棣手中】

【于是朱棣定下了伏击的策略,令谭渊率一千兵马手持茭草,在月漾桥下水中设伏,伺机出击,再命令朱能张玉在前方截击】

(这个草我也不认识,说是既能挡住身形,又能够呼吸)

【潘忠,杨松过桥时,谭渊忍耐不发,一直等敌军过去,才从水中爬起占据桥梁】

【很快,潘忠杨松面对凶猛的燕军被打了回来,走到桥上时才发现退路已经被燕军占据】

【两相夹击之下,南军大败,潘忠杨松二人被活捉,面对朱棣的劝降不屈而死】

【鄚州空虚,朱棣当然也不能放过,八月十七日,燕军占领鄚州】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关羽面对曹魏内部的起义,抓住时机准备襄樊大战,这一回定能兴复汉室。

“于我看来,这大明之将皆是土鸡瓦犬耳,军略,战场应变都是下等。”

一旁的关平也是急忙附和:“这些人又岂能与父亲相提并论?”

“没错,为将者最忌大意,战场瞬息万变,应该处处小心,昔日三弟大意失徐州正为此理。”

“那父亲此次我们进军襄樊,孙权小儿是否会夺取荆州?”

“我儿放心,我在沿岸布下烽火台,一旦东吴有异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