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正在自己独立房间里补觉的雷洪汕被一阵电话声给吵醒,粗糙的大手摸到电话放到耳边:
“喂……”
“阿汕你还睡啊,我已经按你的要求把视频发上去了,现在视频爆火了!点赞留言无数!!”
电话那头的肥仔铭很兴奋,情绪甚至已经有些亢奋了,大声抓着电话嗷嗷着,好像是办成了什么超级大事件。D完:?本@`^神;站` /最(新/·¥章@?a节~:更t\新(?e快o
“哦……是那个视频啊……肯定能成的了……”
让肥仔意外的,是雷洪汕听到这个消息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似乎对此早就知晓结果一样。
“阿汕你怎么了?病了?还是撸多了虚了?”
肥仔从好友的语气中似乎察觉到不对劲,赶紧关心的询问着对方,结果不问还好,这发小兄弟间的玩笑顿时把雷洪汕给惹毛了。
“你才病了虚了呢!!老子这几天都没睡好,开着船跑几千公里拉物资,回到船上还要捞黄金,现在补个觉还要被你蛐蛐,我特么的下次拉你到船上干仨月苦力!!”
“哈哈,没虚就好,不过那边情况怎么样?很多黄金吗?”
听到老友中气十足的吐槽让肥仔一阵安心和开心,兄弟间相互挖苦的玩笑才是最能体现关系亲密的证据,不过随即肥仔马上追问起亿幸的情况。
“多!超级多!!多到螺壳都浮不起来,我特么的就差没潜到八百米海底去捞黄金了!!”
“哈哈哈!!黄金多就好,多多益善!最好多到把亿幸壹号都给压沉!”
连续的好消息让肥仔开心的笑声从那头传来,但是肥仔却不知道的,他以为好友说黄金多到沉重的差点让螺壳浮不起来是个夸张的比喻和形容,但是在前两天,这事不是夸张,而是真的差点就让螺壳没有浮起来!
几天前,两只爬虫一前一后费了老鼻子功夫和时间终于来到了沟底,雷洪汕搓着手下令开启采金前的最后一步。
为何是最后一步,而不是直接采金?
按说一号机改装后的采集头旋转着打碎海床上的沙土和淤泥,身上背负着的加大深潜泵在充沛的电力供应下全力输出着吸力,将沟底的泥沙和贴近岩层的散碎黄金全部都吸入到管道中,顺着粗壮的管道一路输送到高点的二号机。
在这里,二号机获取到一号机传送过来的矿料后,就可以顺着吞入到身上的大螺壳中,体内的设备将这些已经破碎的矿料加速分解,并最终通过两侧的排水口喷出细细的泥沙,而金灿灿的黄金则是留在螺壳体内。
想法是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
理论上这样操作没错,但矿料在螺壳里的流速是基于原来的泵机功率,现在一号机突然加大了数倍功率导致流量流速都激增,这样的流速如果放在操作过程中只会带来一个结果:
——黄金无法沉留被水流冲走。
那直接放缓一号机的泵机功率不就行了吗?这样二号机就能够处理矿料。
答案是不行!
如果一号机的泵机功率下降,长长的吸管内水流压力就会骤然下降,管道内部的矿料就会因流速不足而无法抬升逐渐反向沉积在管道的最低点,最终大量的矿料汇聚在这里形成水坝堵死在管道内部。
如果换成是陆地上还好说,要么换跟管子要么就慢慢的清除里面堵塞的泥沙即可,可这里是将近千米的深海,如果管道堵死,管道就会形成额外的负重导致爬虫无法上浮,甚至两台爬虫都要折在海底。
这种情况在方案确定之初,赵工和小张他们就已经考虑到了。
这个时候,前面小张他们用爬虫的机械臂一铲子一铲子慢慢挖掘海泥时的经验和数据就派上用场了。
根据前几个探矿坑在手动挖泥的过程中获取到的数据,新的流程中,小张他们操作员会先让一号机的采集头保持一定高度,先直接吸取海沟上方浮动的且没有黄金的泥沙。
这部分泥沙不仅量最多而且也最没有价值,同时还是细微泥沙最多的区域,二号机也不考虑过滤处理这批泥料,哪怕里面夹杂着少量黄金也不浪费时间,全部当成废料尾料拉扯到最远的位置排放。#;?小D.说=,宅?? |=无+′°错_内2_容?
完成这一步操作消耗了三天的时间,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海沟里就只剩下不到二十公分厚度,而且含有大量散碎黄金的泥料层。
完成表面清淤作业的两台爬虫调整好距离和功率,这一次就不用那么大的功率输送太远的区域,一号机在下面采集矿料,二号机在高点直接进行粗洗作业。
可第一螺就出了问题!!